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章 心態(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9032更新時間:2019-05-21 08:26:34

    武漢,江漢觀察使府在征收夏糧之前,又開了個會,表麵上是說防汛搶險工作指導。但這幾年武漢因為持續投入修築堤壩,加上公安縣大量“移民”到了沔州、鄂州,每次襄州保江陵泄洪長江,也不會影響到武漢。

    糧食豐收連續五年增長這種光輝成果,隻是被武漢工商貿易的“過度”發達給掩蓋了。

    “都說說吧,工部、禮部那裏傳來消息,朝會公議已經過了。弘文閣擬了條陳,內府也有皇後點頭。中牟縣的糧商,已經把款子集中到了京城,就等皇帝一錘定音。”

    “保利營造已經接手印刷票證,第一批就是五十萬貫。”

    “五十萬貫,五十萬貫都夠滅突厥兩回半的。”

    “說這些有的沒的作甚?天竺的事情,別人不知道,咱們不知道嗎?自高達國王子歸國為叛軍戕害以來,東天竺已大不如前。‘東河’十餘國混戰,天竺貴種,多有前往泥婆羅及勃律避貨。這些貴種有多少家私底蘊,不必多言吧。”

    “嗯。”

    眾官僚都是連連點頭,實際上武漢官商集團總體而言還是相當小心的,並沒有在國內如何“兼並財富”,基本上國內的手段,都很和平,是符合法律法規的。但在國外,就是兩回事,海外莊園經濟的“萌芽”,就是誕生在武漢和蘇常邊緣土豪的手中。

    想想也是正常,蘇常那些有錢卻沒有社會地位的“地頭蛇”,其擴展家族進入帝國上層建築的通道,基本為江南世族壟斷。這多麽年,真正混出頭的,也就是江水張氏這一支“寒門”。

    可要論掌握的生產資料,積攢的現款資金,蘇州陸氏再拚三輩子都沒可能和張氏相提並論。

    但張德他那個死鬼老爹張公義,就隻能是“寒門”小宗長,最多跟長孫無忌的連襟能攀點交情。可陸氏就是典型的地方世族。

    這就使得,有些和張氏一樣的“寒門”,就選擇了另辟蹊徑,然後以待時機。

    要做官,殺人放火受招安。

    海外搞莊園經濟,一年兩年看不出效果,但五年左右,做大了就有兩種情況。一種麽,地方為了安定,先行招安,給個編製,進入國朝序列;另外一種麽,那就是上黑名單,說你是“xx寇”,這時候,就要在海邊做一場。

    “寒門”要是打輸了,那就是進醫院。

    “寒門”要是打贏了,那就是進法院。

    當然了,中原帝國嘛,進法院又不一定講法律……

    通常情況下,能打的牲口進了法院,那都是好吃好喝供著,然後還給個官做。扔邊遠山區,這玩意兒就是羈縻州縣的殼子,愛咋咋。

    隻是因為交通運輸工具的大發展,社會關係的大變化,導致了一個微妙的結果。別說武漢這些土鱉,就是蘇常那些老牌“地頭蛇”,突然發現,老子做出口貿易這麽賺,還要啥自行車?

    財富累積的效率,比國內種地強了何止十倍二十倍。

    國內種地,你特麽還要擔心稅賦擔心農戶不好好伺候。在國外,不好好幹活……灑掉,統統灑掉。

    剩下來那些好好幹活的,那都是好牲口,一隻能賣不少錢呢。一匹突厥敦馬才幾個錢?現在連八貫都不要。一個好好幹活的人形牲口,那都是五十貫一百貫的喊價。

    腰纏萬貫不算本事,莊園裏塞五百奴工,你就是大哥!

    甭管是不是啥軟弱性還是猥瑣性,總之,東南沿海的土豪,但凡發了大財的,頭一回沒有想著“衣錦還鄉”。

    因為實在是太他媽賺了……真不想讓人知道。

    風險是有,可當老板的難不成還去海上漂?抱住了三大“真理”的真·大腿,所有海賊都是弟弟。

    經年累月下來,揚子江兩岸大部分達標的“寒門”,在千裏石塘一路向南再向西的掠奪中,其累積遠超五代人十代人的努力。因為,他們掠奪的,恰好就是那些番邦小國五代人十代人的棺材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