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九章 拚搏(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9884更新時間:2019-05-21 08:28:30

    “貿,市也。”

    京城,進奏院內有院士捧著一本新刻《爾雅》,很是玩味地環視四周。這幾日進奏院又發起了一個案子,關於地方雄州的“市易權”。這個不是對內的交易,而是出口貿易。

    原本這個權力,是由朝廷統一調劑。哪裏定市舶大使,哪裏沒有,都是小心小心再小心。畢竟,“勾連中外”這個名頭,不好聽,容易被上司喊一句“借汝項上人頭一用”。

    而且李唐皇帝有個小黑點兒,當年從突厥那裏借過力。這事兒當然現在是揭過去了,可是為了撈錢發財,那微妙的“唐人主義”冒了出來,事情就有點不好說。

    漢人包容力極強是不假,可有什麽事兒,記事本上都會記下來,隔個一百年兩百年,早晚是要翻本的,而且是變本加厲換回去。

    這世上本就沒有無緣無故就源遠流長的民族。

    “這個案子,怕是不好過。”

    “所以改個名字,好聽有些。”

    “市易改貿易,這不是自欺欺人麽?”

    “噯,話不能這麽說。”

    進奏院內有人笑了起來,“大家一起自欺欺人,那就不是自欺欺人。”

    “……”

    道理很正確,就是聽著不舒服。

    “民族主義”並不是樸素的“愛國主義”,也不是什麽“愛國心”。它是一體雙麵的,有進步的一麵,自然也有破壞力極強的另一麵。

    當它的破壞力對外時,那末,唐朝權貴對外剝削的瘋狂,就可以用這個方法來包裝成一種對內的“美好”願景。

    這個願景就像是一個泡泡,當唐朝無力繼續擴張的時候,就會砰的一下爆炸。且未必是由外而內,很大概率是由內而外。

    隻不過萬幸的是,這個時代地多人少,唐朝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地大物博”。哪裏的土地有價值,哪裏的土地投入成本過高,朝野內外,皆有一本賬。

    “往後十年,隻要丁口繁盛,這行市,就是不愁的。”

    “總有人愁的。”

    “那這個案子……可要遊說哪位閣老?”

    “除了閣老怕是不夠啊。”

    能在進奏院內大嗓門嚷嚷的,都不是菜雞。這光景,背後金主們早就跟他們交了底,隻要案子能過,錢不錢的都是無所謂。

    至於願意砸錢的,自然都是天下間貿易繁盛的地上雄州。

    蘇杭、淮揚、武漢、廣交……誰都想自己搞點小金庫。原本這些地方就有市舶大使,但市舶大使那是中央的,跟他們地方有個屁的關係。“貿易權”到手,這錢,才是真正到了地方走一遭。

    否則按照眼下的體製,越是發展,越是繁榮,也就越隻能幹瞪眼。

    “皇後陛下既為女中堯舜,自是明見萬裏。”

    “……”

    “……”

    總有老鐵講話太直白,隻是皇後的胃口有多大,五百多條惡狗都是心裏沒有底。因為皇後財雄勢大,地方雄州上,除了武漢的某條狗王,還真沒有能跟她“鬥富”的。

    連“國庫”都有渠道把錢掏出來放皇後的小金庫,跟她“鬥富”,這不是找抽麽?

    但是進奏院的院士們自從來了京城之後,也知道一個事情,那就是皇後有口皆碑,從來都是收錢就辦事。

    這一次搞地方的對外貿易權,弘文閣諸學士的遊說資金是能估的,畢竟已經有了經驗。但皇後那裏,沒有標準。因為皇後有時候要的不僅僅是錢,興許還有別的東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