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三章 好處(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8802更新時間:2019-05-21 08:28:45

    鐵路架設短期內隻在礦區、港區有意義,而且哪怕是礦區,也必須是水路發達,否則成本是相當的高。

    武漢幾個鋼鐵廠的模式,暫時還無法對外推廣,最少還要十年以上的積累,才有足夠的專業技工人才。

    同時,十年時間,按照現行的生育政策,如果總人口增長六百萬,那就是畫麵相當美。隻是這也是停留在紙麵上的完美狀態,這年頭不可能像老張非法穿越之前那樣,充話費還送雙胞胎啥的。

    武漢的初級工科狗們自以為腦洞很大,也自以為很有想象力,尋思著著天下的港口礦區都鋪上鐵路,怎麽地也得有個幾千裏的總鐵路裏程吧。

    這是多麽震古爍今的壯舉!

    然而老張內心毫無波動,連笑的意思都沒有。幾千裏……這是弟中弟。

    體會過從幽州出發到蘇州隻要四個多小時的快感,一切都是索然無味。

    至於大秦線一次的運力,比南運河上茫茫多的破船加起來還要凶殘。

    不過老張也沒打算破壞這些小狗們的積極性,人總得有點夢想,也要切合實際,幾千裏的鐵路,還沒有汙汙汙的車頭,這的確算是一個不錯的“小目標”。

    永興煤礦的位置是比較特殊的,它的水陸交通都很發達,尤其是水運運力極強,加上這年頭湖泊到處都是,十幾年治理之後,湖泊和湖泊之間,都有了成熟的水道。

    似“南湖”“北湖”“龍王湖”,都有了河道聯通長江。這樣就使得永興縣的諸多煤礦,可以通過富水進入長江,再轉道武昌。

    而鐵路的作用,則是進一步保證燃煤的輸出。至於提高本地和外界的各類交流,都是自然而然的產物。

    按照武漢小狗們的預計,正式能拖著貨物汙汙汙開車的車頭,三年之內肯定能實用化。拖個三百斤的東西,是沒有用的。有個三千斤,就有那麽點意思;三萬斤,那就有點搞頭;三十萬斤,終於不是廢物……

    眼下的鐵軌,達成三萬斤根本毫無壓力,而且隻需要用幾頭牛。加個鎖止機構,也不怕溜車,一個手刹的事情。

    慢是慢了點,可運力真的是“驚人”。

    如果換成車頭,小狗們尋思著一天怎麽地也能運個百幾十萬人的口糧。

    “現在永興縣到樊港,陸路也是有弛道的,武昌縣這幾年都在忙著圍湖造田。河道疏浚做的也不錯,清淤之後,修路的條件是有的。”

    鐵路工地上,除了老張,還有江州、洪州、黃州、撫州的政府主官前來旁聽,鐵路這個物事對他們來說並不陌生,江西總督房玄齡自己就主持了南昌的一條板軌,更不要說南昌地北上的新式官道。

    技術和管理上,都有清晰的認知。

    這東西有沒有用是不用多想的,對官吏們而言,玩這個有沒有前途和錢途,才是最重要的。

    比如江州,就想修一條從永興過來的鐵路,畢竟永興煤礦的煤是最好的,張德手中攥著的,是為數不多南方的優質無煙煤,品位極高。

    江州地處彭蠡湖口,這幾年窯場也不少,除了各種磚瓦水泥之外,陶瓷也逐漸興起,雖說小一半跟內府掛鉤,去年開始,還出現了“陶瓷局”這麽個衙門。

    “陶瓷局”設有局令太監,專門鎮守潯陽。

    除此之外,在潐水北岸有個瑞昌鎮,這裏是江州為數不多冶銅的地界,銅礦一直都能開采,但因為時代發展的緣故,瑞昌鎮逐漸衰敗。但隨著“地上魔都”的興起,本地的冶銅工人和銅礦礦工,迅速又享受到了發展的紅利。

    整個瑞昌鎮從原先百戶左右的在籍人口,短短十年,迅速擴張為總人口超過八萬,在籍人口兩千戶的“超級”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