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九章 進取(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7972更新時間:2019-05-21 08:28:49

    老張尋思著,要是真給小火車封王,怎麽地也是個“超級無敵機車王”,哐哧、哐哧、哐哧……聽著就很賣力很給力。

    隻可惜一個臃腫的車頭,在經過減重“瘦身”之後,還是重達五千石。

    偏偏這個二百五十噸的大家夥,根本拉不了多少貨,好在技術上已經沒有任何問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鍛煉身體”,然後繼續減重“瘦身”。

    擼鐵是不可能擼鐵了,多來幾組老漢推車就差不多完事兒。

    等到全新型號定型,這些“笨重”的鐵疙瘩也不是沒有用處,它們作為動力源還是相當合格的。

    鹹寧市新修的一座紡織廠,動力源就不再是水力,而是漢陽鋼鐵廠和內廠立項之後搞的1.0版本。

    留著放博物館裏做標本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地上魔都”還沒有奢侈到這種地步,“廢物”利用才是王道。

    原本是要留給冶金坊,但因為鹹寧市去年開始的布匹運輸量就大大增加,市內要求增設織布廠的聲音一直就沒停。

    隻是人工嚴重不足,就算給鹹寧市五千張機子,也找不到那麽多織布工人。

    而鹹寧市的水力有限,於是就把主意打在了蒸汽機上。

    改裝的東西不多,其實就是把水力作坊中的青銅傳動件改個材料,然後請個燒鍋爐的老大爺過來盯著……

    隻是最終設定的工場,發生了一點點小偏差,原本鹹寧市想的是做布匹,最好就是成匹成匹地從鹹寧市直接發貨。

    可惜配合蒸汽機的織布機還沒有,反而並線、粗紡是有的。

    於是一台機子就帶動了一條粗紗車,一條並線車。一條並線車,可以有兩百多個工作口,差不多相當於水力傳動的五倍,人力的一百倍。

    而且因為是第一次裝配,在安置上還是有點保守,蒸汽機的能力並沒有被完全發揮出來,更不要說還有巨大的潛力並沒有被挖掘。

    在低轉速的情況下,隻進行並線作業,這台機子一天的工作效率,相當於一百個工人手動作業一個月。

    能夠跟它一較高下的,隻有水力器械配合熟練工。

    隻是它的存在意義,顯然不僅僅是工作效率,而是減少了大生產加工對地理環境的要求。

    對水力要求大大降低,隻要能夠時不時地加水,不是一年到底半點水都挖不出來的破地方,機器就能講究,就能“生存”。

    一台能夠為生產加工“添磚加瓦”的機器,對於拓展人類的社會空間,其重要性實在是大的驚人。

    連續忙碌了十天半個月,送走房玄齡之後的張德終於找了個時間休息。隻是他雖然休息,但府內休息的女郎卻不多,蕭氏姊妹返轉江淮山東,“女秘書”們又有各自的業務要拓展,武二娘子現在更是獨當一麵,比張德還要忙。

    哪怕一向懶散的銀楚,這光景在白沙洲也忙著養牛。

    之所以在白沙洲養牛,是因為這地界就在江心,既防止有人偷牛,也防止有疫病傳染。和大多數腐植層混合汙水的沼澤地不同,這種江心沙洲隻要水草豐茂起來,就是優質的天然牧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