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一章 未來(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7890更新時間:2019-05-21 08:29:07

    機器的大小演變是很微妙的,當材料、加工工藝、設計水平有限的時候,可能同樣效率的,在最開始龐大無比。

    而隨著材料提升、加工工藝進步、設計更加規範科學,機器可能就逐漸縮小體量。可是當現實又需要更加強勁“功率”的機器時候,機器又會變得很大。

    但此刻機器的大,和最初的大,原因卻是大相徑庭。

    “五千石的自重,路基都會壓垮,照著試驗區的鐵路來修,別說十五萬貫,一百五十萬貫都不夠糟踐。”

    “要說砍一半,倒也輕鬆,這直接上五百石,工期還壓在十八個月以內,難啊。”

    “難個屁,內廠跟鍾表廠合作的機子,上台自重隻有一百石!”

    “那不一樣,是精工攢出來的物件。現在要的是能批量生產,總不能都讓鍾表廠的大工過來敲打吧!”

    “為什麽不能?!一邊做一邊試!隻有壓到五百石才有搞頭,否則現在永興煤礦的鐵路根本承受不起。咱們按照自重和載貨比一比五來計算……”

    “一比四,沒有一比五,還要算上載煤。”

    “好,就算一比四,也有了兩千石。兩千石,比得上一條大船,對煤礦而言,才算是有用。”

    看著工科狗們在那裏討論,老張卻很平靜。五千石的“鋼鐵怪獸”是沒有意義的,也就是勉強自己蠕動起來。但五百石的話,時速怎麽地二十公裏每小時有的。永興煤礦出煤到碼頭一個半小時,對比現在的效率,那是相當的高。

    而且運力也不在一個級別上,機車單次兩千石,上兩台機子跑,那就是翻一倍。永興煤礦又不缺你那點燒開水的煤,但揚子江兩岸,多的是缺少燃煤的州縣,更不要說京城洛陽,現在木炭消耗量已經銳減,石炭幾乎占據了七成以上的燃料市場份額。

    “進取一型”是已經落實到圖紙上的,能不能達標,該論證的也論證過了。隻是有的工科狗比較保守,但更多的工科狗卻不想繼續保守。

    這一次如果不一鳴驚人,將來要經費的底氣是不夠的。

    張德在鐵路上的堅決,讓不少工科狗很清楚,這裏沒有太多商量的餘地。

    “現在有了蒸汽機,其實可以試試電機嘛。”

    “試你娘個頭!”

    “……”

    “……”

    “電”這個概念,從一開始張德就已經引入,電流電壓電阻電量的各個單位也直接沿用了安培、伏特、歐姆、庫侖。

    老張當初教學的時候,直接就說這些人是昔日遠西大秦國的“先賢”。

    愛信不信,不信你他媽去考據啊,你考據個“物理複興”出來都沒意見。

    好在學生們雖然一肚子的懷疑,可還是覺得,這遠西大秦國真雞兒牛逼。也不是沒有好事的想要去“行萬裏路”求學,尋思著咱們大唐這點知識,應該還是不夠的,沒瞧見玄奘老法師偷渡也要出去麽?

    倒是沒有學生琢磨著這玩意兒不是漢家人士就覺得可惜,貞觀朝的當下,器量是相當的恢弘。有用的就拿來用用,沒用的管你哪裏產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