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八章 因地製宜(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8920更新時間:2019-05-21 08:30:10

    正如張德猜測的那樣,長孫無忌下榻“虎丘客舍”之後,屋門大開隻有一個目的,光明正大地收錢。

    貞觀二十四年的蘇州有一個特點,不管是城市居民還是農戶,往往都不缺錢。因為哪怕是農戶,一年到頭織布也不少,一個蘇州鄉野的“貧農”,扔到關中,假假的也是個“小康之家”。

    帝國的政治版圖中,蘇州常州並不搶眼,但是在經濟版圖中,卻是天然的耀眼。毗鄰東海、揚子江、大運河……要做一個虧本買賣,其實也挺難的。

    哪怕隻是做物流跑單幫,蘇州本地賺錢也要比別處容易,天下能壓一頭的,唯有兩京和武漢罷了。

    因為張德的緣故,僅江陰和常熟,就有接近大小五十家水泥工坊。物料出口內銷都相當豐富,有的直接行船至築紫島,屬於兵部采買,由東海都督府查驗,最後再從督府結算。

    這筆錢結算方式又有兩種,一是東海諸地物產用以衝抵,江東水泥商可以選擇要也可以選擇拿現錢。二是返轉地方,由蘇州刺史府或者常州刺史府支付,這筆款子跟絲帛掛鉤,兵部和民部雙重運作……

    可以說,能夠做這樣的生意,或者類似這樣的生意,那是相當的爽。

    不在於錢賺了多少,而是跟官方融為一體,最少吃三代人的關係沒問題。

    對蘇州常州的土鱉們而言,他們能夠跨越地方州縣,直接接觸中央天王,這是前所未有的際遇。

    錢不錢都是小事……錢在蘇州常州土豪們眼中,就是個數字。

    有些常熟土豪,甚至獨自修建了一條從縣城抵達長江的水泥路麵,可以並行走兩輛馬車的雙車道。

    在唐朝貞觀年間,修一條長達七十裏的水泥路。

    完工是去年的事情,直接震驚朝野。

    關鍵問題在於,這個土豪別說在蘇州,就是在常熟縣,也不是首富,離首富還差了幾個身位。

    之所以修路,為的就是混一個官身出來,實際上朝廷也的確給予了嘉獎。是登仕郎還是將仕郎倒是不知,反正今年的牌匾已經豎了起來,這常熟土豪家門口,幾代人終於有了一個可以裝逼的牌麵,從此以後,身份陡然變換,再也不是土鱉……

    想當年張德前往長安,混了個梁豐縣男,江陰縣上下與有榮焉,如今那牌子都還在,後來升格梁豐縣子,又混了個牌子,張大安上任之前,前任縣令還專門派了倆衙役天天守著,可謂光榮。

    一個張公謹就有這樣的能量,一個長孫無忌呢?

    蘇州常州諸地土豪們的瘋狂,自然是不言而喻。不管是求財還是求官,甚至什麽都不求,隻求跟令公老大人見個麵,返轉鄉裏也是能大嗓門嚷嚷的事情。

    名聲,能無形地轉化成能量。

    尤其是鄉野之間,更是如此。

    “這吳地風貌,著實別致。便是庭院樓閣,也是極盡巧思,相較於此,北地屋舍,委實樸實了一些。”

    興起的長孫無忌去了虎丘山遊玩,此時黃紅交替的迎春花已經起了花骨朵,能夠看到黃色的花瓣要從花苞中綻放。

    虎丘山豪門庭院極多,但卻並不雜亂,而是錯落有致。蘇州本地世族豪門,過日子的精致程度,確實讓長孫無忌感慨。

    連差點糕餅,都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極盡巧思”。

    都是綠豆糕,偏偏蘇州的綠豆糕,還要做幾個花樣出來,看著也是舒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