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三章 弄潮兒(1/3)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9592更新時間:2019-05-21 08:30:45

    江南江淮的大建風、辦學風一時興起,但是有多少學堂和路橋設施會在三五年內敗壞,張德是可以預見的。

    魚龍混雜不因時代而改變,張德唯一能做的,不過是把自己的效率稍微提高那麽一丟丟,剩下的,是時代的自我調劑也好,還是土狗野狗們一起玩“養蠱”也罷,那就不再他卵上。

    且不說蘇杭如何,隻說武漢本身,老張眼皮子底下,依然能夠看到“豆腐渣”工程,依然能夠看到各種變化多端的吃卡拿要偷工減料,可見哪怕是權貴資本家,也不能如狼似虎地讓人伏低做小。

    遑論朝廷,畢竟是……公家的。

    禍禍公家的,那不是天理嗎?

    “都是富庶之地,蘇杭人家,著實要比淮揚那裏的,要肯生一些。”

    隨手翻了點人口調查報告,蘇州常州不僅僅是豪富和貧苦人家願意多生。即便隻是小有產者或者薄有資產者,也願意多生,而且還是醫療衛生條件大大提高,使得夭折率大大降低的當下,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生育願望。

    “隻往下而言,淮揚看似地多人少,但田畝有貴賤高低,水田大多都在大戶手中。縱使有豪強也似的家族,也多是鹽商背景,尋常農戶,忙時為雇農,閑時為雇工,決計離不開鄉土的。”

    在苦逼地方做過縣令的王福疇帶著兒子們跟張德談論政務,張德沒有反對,王福疇也就很高興地讓兒子們提早熟悉一下地方實權長官的路數。

    再一個,能在張德麵前露臉多少回都不嫌少的。

    王福疇心中琢磨的,最好張德能把王勃收了當幹兒子,那龍門王氏,就徹底穩了,少一代人的奮鬥。

    可惜張德怎麽看王勃怎麽歡喜,就是沒有動用這個的念頭。王福疇尋思著,別人收假子可能會被皇帝老子幹,可怎麽看張操之沒這個擔憂啊。

    莫非是兒子尿的不夠多不夠遠?

    “江淮的問題,還要追溯到前朝。說到底,原本這裏是國境前線,南北對立的緩衝之地。江淮但有豪強崛起,鄉籍必非本地,而是來自他處。”

    這就導致江淮大地哪怕進入了穩定期和平期,那些豪強也沒有太多的“鄉土情結”,坑本地“老鄉”是眉頭都不帶皺一下的。

    久而久之,從前隋到武德朝,那些有著濃烈“人身依附”習慣的團體,延續到了貞觀朝。

    於是明明很窮很苦的農民,往往因為這個關係,不得出來打工。

    事實上江淮確實是揚子江兩岸地區查驗身份最嚴苛的地方,理由也相當充分,多以查“逃戶”查販賣私鹽的名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