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二章 東南形勝(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8732更新時間:2019-05-21 08:30:51

    對貞觀二十四年的人來說,揚子江上的舟船已經是相當的多,航道也極其繁忙。忙碌到朝廷不得不調派專門的調度舟船來維持航道秩序,這對隋唐交替時代的人而言,堪稱改天換地。

    隻是這幅的忙碌景象,在張德眼中,幾經“蕭索”和“寂寥”。

    千幾百條破船來來往往,這數量,在第一工業大國的時代,不過是一個沿江城市的規模,還是縣級市……

    “宗長,刀魚好了。”

    “好。”

    清蒸刀魚,幾輩子都吃不膩。和鰣魚比起來,老張還是喜歡刀魚,雖然鰣魚的價錢更貴。

    這次東行的付出和收獲都極大,甚至有點拿剛剛過世的陸老頭做文章的意思。揚子江城市之間的聯係越發緊密,頗有點“東南互保”的意思。

    武漢第一次在官方渠道正式地輸出製度、技術,盡管談不上全盤接受,但能夠加以影響,本就是一種大進步。

    不管怎麽說,朝著小霸王學習機的方向,算是小小地又挪了一點身位。

    返程的船隊依舊裝滿了貨物,除了絲綢之外,還有大量的漆器、錫器、家具、手工藝品、肉類製品以及奴隸和糧食。

    其中倭女的價值是最高的,因為不是生倭,而是熟倭。

    這些“熟倭”都是工廠中的老手熟練工,現在的行情都是一百五十貫往上走,而實際上一個“熟倭”一年的產出,就不止一百五十貫。

    屬於相當不錯的理財產品,保本之餘,後續都是淨利潤。

    最重要的是,“熟倭”不會鬧事,她們很清楚自己隻有被使用才有價值,加上因為國朝體製不允許蓄奴,脫籍這件事情是可以預期的。

    盡管大部分倭女其實很難熬到那個時候,但往往也會有良心發現的工場主會予以自由。

    至於予以自由之後的事情,工場主是不會去管的。

    有可能會被塞回上海鎮,然後登上前往故鄉的船;也有可能被圈禁在某個區域生存,做些普通的勞動,畢竟,想要拿到唐朝戶籍,並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

    運氣好才會遇上願意脫她們褲子的男人,人生就發生了劇變,身份得到了極大的轉換。從一介奴隸黑戶,轉化成了唐人。當然她們可能是以侍妾、婢女的身份示人,“賤籍”與否,要看對象。

    但總的來說,一個有良心的工場主,一個願意給她們自由的工場主,往往在她們眼中是最沒有良心的。

    她們很願意做奴工,很願意被人驅策。因為一旦工場主給她們自由,等於就是讓她們去死去下地獄。

    至於工場主的良心價值,大概是因為倭女的投入產出不成比例……也即某些倭女可能到了“年老色衰”“不能勞作”的地步。

    不受鎮壓的商人階層,節操是徹底沒有的……

    “使君,蘇州諸縣修築鐵路裏程不小,以下走之見,少則五年,多則十年,常駐人口總量,定會超越武漢。”

    陪同張德吃魚的幕僚們對蘇州的印象極為深刻,先天條件太好了。水陸交通全方位的優勢,又有很好的管理傳統,加上水利設施的加強,耕地數量每年都在增加,而海貿發達又不用擔心勞動力的缺失。

    如今又完善了人才培養,還有中央大佬把控政策,常駐人口總量從今年開始,就會出現爆發式的增長。

    武漢和蘇州比起來,先天條件著實有些不足,僅從可耕地麵積上來說,江漢平原大概就是太湖平原的一個零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