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九章 善意的坑(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8696更新時間:2019-05-21 08:31:26

    環“東海”競速賽這個事情,老張並非是拍腦袋想出來的。獎金也好,冒險也罷,都是幌子,是老張為了最後推一把東南沿海的惡狗們,專門給的定心丸。

    貞觀二十年之後的真實情況就是,東海沿海的地方豪強以及世家,都已經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了海上貿易的好處。世家之間聯合,或是背靠朝廷,或是依托“忠義社”,總之合法收益是相當豐厚的。

    至於豪強,大抵上就跟張德在帆船競速賽上跟冠軍講的那樣,“老朋友”那是相當的多。

    似“王下七武海”這種皇家海賊自然不必多說,但是民間大海賊也不是善男信女罪惡克星,打家劫舍是專業,綁票勒索是本行。幾年下來撈個夠本,洗白了上岸誰不道一聲“大善人”?

    隻是洗白歸洗白,沒有“細水長流”的買賣,終究不能跨越寒門的窠臼。

    這些年改換門庭的最好方式自然是科舉,但如果科舉不利,就要另辟蹊徑。收買爵位是最容易的,方法也是最多的。講得不要臉一點,塞個嫡親兒子過繼給要絕種的貴族之家,一代人就能換皮。

    至於辱沒祖宗啥的……這年頭,不辱沒祖宗的才是少見。

    除此之外,就是拿錢來換,典型就是“糧食換產本”。敦煌那破地方生發出來的商賈之家並不在少數,再以敦煌為根基,進一步在西域跟著郭孝恪、程處弼打秋風的,混點小軍功不成問題。

    有了軍功,一切都好說。

    唐軍這些年雖然改製軍府,但大多數府兵還是自帶幹糧和兵器上路。似西軍那般朝廷傾力供應用度的,全國隻此一家的獨苗,連羽林軍都沒有這樣的待遇。

    而西軍除了朝廷供應之外,各種奇葩裝備數也數不清,這些靠西軍子弟自己來攢,攢兩輩子都沒那個實力。這個時候,舉凡家中不差錢的,也就迅速跟袍澤拉開了差距。

    騎兵之間,或許就是差一匹千裏馬。別人十貫的突厥敦馬,怎麽可能比得上自己一千貫一萬貫的千裏馬?

    至於步卒裝備,那更是差距大的驚人。有人用的是朝廷配發精鋼奶罩,可有人關係廣麵子大,用的可能就是羽林軍同款罐頭。

    兩者差距,大概就是防禦 3和防禦 10,至於其它雇傭仆從、隨從、掌馬、掌車、伴當、力夫等等等等,有道是用心創造快樂,沒錢玩尼瑪逼……

    西軍中最頂級的廝殺漢,除了天賦秉異之外,大多都是砸錢砸的讓別人眼珠子瞪爆。有些校尉的親兵,甚至還要在磧西養著專用鐵匠,從翻砂、鑄造到修補,一應俱全。

    這一套下來,一年投入沒有三五千貫,也就是聽個叮當響。

    但毫無疑問回報是豐厚的,隻要能夠砸錢進去,戰利品都是小事,關鍵是軍功。有了軍功就能封爵,隻要封爵,憑借家族豐富的資金,自然而然地就可以正式洗白,進入國朝的上流社會。

    如果說“王下七武海”是世家大族的盤子,那麽兼職野生大海賊的東南豪強,就是指著東海換皮呢。

    隻不過江山代有才人出,前輩換皮上岸成功,後輩自然也要眼皮子熱,可惜人在江湖都是吃幹抹淨的王八蛋,前輩換皮上岸歸換皮上岸,可不代表上岸之後會把吃飯的行當就隨隨便便轉給不相幹的人。

    於是乎,那些個急著上位急著變換的地方土豪,就不得不繼續遠行,東海又東、南海又南,再你風高浪急,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