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九章 比爛(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6914更新時間:2019-05-21 08:31:33

    從行政人員的總支出上來統計,實際武漢要比洛陽支出還要大。以“不良人”為例,京中“不良人”除了自身俸祿之外,養親隨、伴當、馬夫、車夫,都是要自己掏錢的。

    但是在武漢,“不良人”就徹頭徹尾成了相當規範的“便衣警察”,吃什麽飯當什麽心。同樣都是“警察”,“不良人”是不能撈過界到“交通局”的。衙門和衙門之間由上方統籌,辦公一應開銷,在武漢是有大量的“票證”存在,於是就有了“報銷”的概念。

    一般的“不良總帥”,還真不願意養什麽親隨、伴當,因為這錢能不能摟到手,是不敢打包票的。

    江漢觀察使府時不時搞一波“整風”,烈度不大,但效果還是有的,尤其是武漢之外還有個朝廷在,內部競爭沒有到酷烈的程度,但也巴不得競爭對手趕緊滾蛋。

    府內公共開支規模極大,每年除了個別工程需要用到“徭役”,大部分時候,還是用米麵糧油等實物或者現金來雇傭人工。

    純粹的發動民夫不是沒有,包幹區、生產隊等等組織單位,依舊是和資源、利益息息相關。

    比如修堤,整飭過後的某一段幹渠,可能就會轉交給某個包幹區的生產隊。沿江新田都算得上良田,組一個農莊出來,約定五年或者十年為單位,再加上府內統籌收購,那就不會虧。

    在這個過程中,同樣會誕生新的小農階層,隻是他們因為脫離了龐大的宗族,自然抗風險能力就差了許多。往往新生的小農隻有兩三年,就會把手中的土地出脫給江漢觀察使府。

    說到底,武漢比較特殊,小農的糧食在市場上根本沒有競爭力。而武漢又有大量的市民階層,出賣服務遠比出賣糧食要來錢多來錢快。

    倒不是說小農沒有遠見,而是武漢沒有給小農太多慢悠悠發展的空間。

    僅僅是單身漢自吃自用肯定是沒關係的,但隻要單身漢想要結束單身生涯,想要討個老婆,這就出現了價值衝突。

    在武漢,娶妻終究是要掏錢的,在大量工薪階層的子女已經開始接受教育的時候,如果自己的子女無法接受教育,或者無法接受比較先進的教育,婚姻的價值取向就會出現偏差。

    這還僅僅是一個不算基本的變量,至於江夏或者漢陽有一套還算不錯的宅院,那大概就是鄉下大地主的一點點念想。

    更讓武漢本地小農感覺痛苦的是,武漢對周圍州縣的農民,更加友好,往往一次團購,可能就是百十萬斤糧食。而這樣的團購,可能隻是府內引導,商人為了拍馬屁,隨手之舉罷了。

    對江夏和漢陽來說,長江在側,近一點遠一點的糧食,其實並沒有太大區別。

    多重作用下的武漢現狀,自然而然地增加了行政成本,但同樣的,相較洛陽極其低下的效率,武漢行政成本的增加,其實是理所當然、十分必要的。

    站在兩百萬人口的門檻上,武漢要麵臨的挑戰,遠比跟唐朝朝廷來一場捉對廝殺還要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