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十四章 出乎意料(豬年初一第二更)(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8802更新時間:2019-05-21 08:31:40

    “這裏原本是一對金豆子,老夫出使突利時得來的,後來就給了包二郎。這蒙兀小子肯吃苦,可惜差了點運氣,隻混了個武騎尉。不過似他們這般出身的,也算是混出頭了。沒曾想,這才多少年,家底就這般衰敗。”

    摸索著狼皮大袍子,老唐一聲歎氣接著另一聲歎氣,蠻子出身的想要混出頭,是相當不容易的。大族還好,可能一次投降就能搏個出身。但小族跟腳的,往往都是搏命換前程。

    通常也就是混口飯吃,草原的日子很不好過,金屬製品又少,想要湊活一身不錯的衣裳,連骨針都得自己打磨。

    “大人,包二還健在麽?”

    “他命硬的很,跟蘇烈走了一遭定襄,也沒混上好差事,就回轉了。大概是蹉跎了十幾年吧。”

    說著,唐儉想起了什麽,對唐六郎道,“之前五郎在朝鮮道做事,老夫本想讓他過去的,隻是他老家來了人,說是要跟著開林場,興許就是那辰光,把家底掏空了。”

    開辟林場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唐朝雖然對木料需求是個無底洞,但木材南來的比北來的多,即便是遼東,林場也鮮有進入深山,反而比較靠近城市。森林被推平之後,經過三五年的翻修,就能成為耕地,這裏土地開發的進度,跟劍南那種窮鄉僻壤差不多。

    唐朝的官方意願不怎麽強烈,直到薛大鼎受命修路,這林場才拖拖拉拉地逐漸興盛起來。

    但大多數林場,還是要看關係人脈,畢竟把木頭運出去這件事情,也是需要技術人力的。

    人吃馬嚼的,這筆錢可不是蠻子們能夠掏出來的。

    但凡能夠跟唐朝親善的族群,最大的甜頭,往往都是出賣苦力。賣氣力就能混飯和跟唐朝搶劫比起來,顯然前者靠譜。

    尤其是契丹十部被滅族八個,大賀氏現在就是一條死狗,整個草原又被定期定量地遷走青壯勞力前往朝鮮道和西域,帝國北部的風險,其最大來源,居然是天災……

    “蒙兀部丁口不多,舉族南下的話,倒也不錯。”

    唐善識也是知道蒙兀部的,畢竟唐氏在遼東漠北的生意,少不了跟這些有點名氣的部族打交道。

    “包二郎他大哥現在是‘包爾熾烈’部的豪帥,蒙兀部本來就是小族,如今更是僧多粥少,不南下,隻怕一二年就要挺不過被人吞並。與其白白等著族滅,還不如改頭換麵,前往唐朝接受庇護。”

    遼東不少族群都是這麽操作的,如果善於捕獲獵物,族群就可以通過皮草貿易維持生計,日子相當的不錯,因為這幾年皮草價格都是頻頻上漲。而糧價卻是相當的便宜,就算雇傭一條船去采購江南糧食,也是輕輕鬆鬆承受。

    而且這片廣袤土地上生存的人類數量並不多,野生動物卻是百萬級的規模,每年幾萬張皮子出去,連毛毛雨都算不上。

    “‘包爾熾烈’部這個念頭呢,老夫在長安時,包二郎也是提過的。但你也是知道的,那時候老夫哪裏能說話,皇帝猜忌的厲害,老夫要是跟外族勾連,隻怕舉族都要被流放西域。”

    聽了老唐的話,唐六郎點點頭,遷都之前的李世民,那是相當的神經質。逐漸不再胡亂猜忌,那都要停辦曲江文會,到貞觀八年大病一場,才算好轉。

    “如今怕是包二這小子已經到了砸鍋賣鐵的地步,老夫沒有遇上還則罷了。遇上了,自然要幫一把。”

    “不若先行差人前往京城,看看包家境況?”

    唐善識如是建議老唐。

    想了想,唐儉點點頭:“如此也好,順道讓人傳個消息給張操之,他在遼東朝鮮道都有門路,手指縫漏一點,讓‘包爾熾烈’全部換個身份,都不成問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