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章 “責任感”之外(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8796更新時間:2019-05-21 08:31:53

    一身正氣的孔老漢忙著搞“大建”,尋思著這裏麵當口很是龐大的褚遂良也就越發地勤快,隻是他卻不知道,在孔穎達眼中,最適合跟他打配合的,是宣州刺史顏師古。

    顏老漢是什麽來頭,褚遂良又是什麽跟腳?沒法比啊。

    開蒙一套《千字文》,治家一本《顏氏家訓》,顏老漢別看在房二公子那裏翻了船,那是貨真價實的有底子,朝野內外不虛誰。

    當然了,遇上混賬玩意兒……遭不住就是遭不住。

    老孔忙的事情,長孫皇後也就是明白個囫圇,要不是馬周從旁指點,她是完全一頭霧水。別說是她,就是她老公,這光景也就是看到冰山一角。

    於是乎,為了搞明白孔祭酒內心到底有多大的未來拿來展望,女聖陛下問對孔穎達的次數,比在洛陽唱“武漢女兒好呀武漢女兒勁”的唐儉,那是多多了。

    東城新修的觀露台是用來避暑的,再一次召見孔穎達,這一回終於有了點不同,不但馬周、唐儉在,褚遂良、許敬宗等等也列席。

    除此之外,還有魏王李泰和晉王李治。

    “今時教化,不可比擬兩漢,舊時太學有學子三萬,時下國子監及諸學校,遠不能比。”

    孔穎達這話說的模棱兩可,直接無視了貞觀朝現有總人口才三千萬,即便按照貴族高門的比率來看,不如漢朝巔峰完全是可以接受的事情。

    隻是話一定要這麽說,因為皇帝需要聽,皇後也需要聽。

    看到孔穎達一副徹底豁出去的老不要臉模樣,馬周的心髒都在抽抽兒。

    低頭不語的馬賓王此時此刻徹底拋去了各種雜念,他換位思考起來,如果他是一個心大不服老的七十七歲學閥,想要臨死之前攫取最大的生涯利潤,那麽,利潤點在哪裏呢?

    都是人精,而且孔穎達少年時代是出了名的機敏,年輕時候更是以“變通”小有名氣,因為他是開辦私學起家,很多中小型世家的傳家之學,還是孔穎達一手幫忙建立的。

    為什麽會讓孔穎達去修“五經”,而不是那些個號稱“九經通吃”的狼人?就是因為孔穎達不僅僅是姓孔,還有非常輝煌的業績,業務上絕對是頂級能手,一般人連怎麽梳理好綱要,都是無從下手,更談不上在上麵添磚加瓦了。

    “班孟堅時言‘學校如林,庠序盈門’,今時能及《東都賦》所述者,唯武漢爾。”

    學、校、庠、序在舊時代對應的就是一級級行政單位的辦學場所,中央稱學,地方稱校,縣級以下就是庠序。

    孔老漢提到“學校如林,庠序盈門”的時候,別說馬周了,連李董都是臉皮抖了抖,平日裏吹逼貞觀大帝真偉大倒也沒什麽,但翻開史書翻開典籍,漢朝那一頁是不敢看的……拿不出手啊。

    拿班孟堅,也就是班固出來鎮場子,也足夠說明貞觀朝還差了那麽點意思。玩筆杆子,是沒可能跟班固較量的了,唯一還有點念想的,大概就是玩大刀片子的,還能跟班固的弟弟,也就是那位“投筆從戎”的班超比一比。

    可在座眾人之中,哪怕最輝煌的唐老漢,也不敢說自比班超,他臉皮是厚,可沒厚道這個程度。

    畢竟同樣都是身陷敵營,班超那是擼起袖子就砍人,老唐那是先跟對方“三五瓶啊逼兩拳”,喝完事兒了之後,才一邊罵著“李靖草泥馬”一邊跑路……

    於是乎,孔穎達一句話,直接把在場的貞觀君臣都先塞了麻布。李皇帝倒是有心辯駁,可惜有心無力,修改史書容易,修改現實難啊。

    “今時武漢所謂‘教化’,非士族專美,不拘士農工商,處處‘教化’。及二百萬黎庶,為其延續,先教而後育,是為‘教育’。”

    說到這裏,孔穎達倒是不慌不忙,拿起茶杯潤了潤喉嚨,李董見狀,連忙招招手,讓康德趕緊幫忙沏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