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二章 門路(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8884更新時間:2019-05-21 08:32:50

    貞觀二十五年正月低,從劍南來武漢“化緣”的龍昊順便給張德隨了個份子,武順生了個兒子,“弄璋之喜”來點實惠的,象牙一對,特別特別大……讓老張一度以為這是龍昊挖到了猛獁象的屍體。

    “先生,今年無論如何,得再借點人手給我。除了人,挽馬也要,牛就算了,如今馬耕比牛耕好用。”

    川馬滇馬雖然個頭矮小,但在山地行走,比什麽都有用,而且吃苦耐勞,沒有精料居然也能活下去,也是難為它們普遍比驢還小的體型。

    早上在江漢觀察使府的食堂吃麵,龍昊當年從寨子裏出來的時候,最喜歡吃府內食堂的爆魚麵。

    把大青魚或者大草魚的魚塊過了麵粉過油,然後再紅燒,做成甜口的鹵味。鹵汁就是麵湯,爆魚就是澆頭,麵食好壞龍昊是無所謂的,就是這一口甜味魚香,那是萬萬不能少。

    吃著魚塊,龍昊眼巴巴地大圓桌一側的張德,老張正埋頭啃麵,早上無所謂吃什麽,張德今天吃的是麵片兒。因為府內有關內出身的官吏,食堂自然是什麽花樣都有一些,比如疙瘩湯,比如麵片兒,比如黃饃饃。

    手裏攥著著鹹菜窩頭,老張拿著筷子琢磨了一會兒,問龍昊:“修路修的不順?”

    “何止是不順,去年死了三百多,頭都大了,比打仗死的人還多。”

    龍日天大倒苦水,大前年前年都還好,但去年火藥用得勤,結果啞炮多得要死,然後作死的笨蛋就多了起來,要死就是死一隊人馬,最慘的是開道碰上山體滑坡,一次幹挺七十多,當時龍日天差點就背過氣去。

    這事兒老張知道,但也沒說什麽,做工程,尤其是在惡劣環境下做工程,哪怕各種技術先進到讓普通人以為是外星科技,也依然保持著平均一公裏可能就要交代一條性命的程度。

    而這樣的科技水平,可能跑去打土鱉部落就是“零傷亡”。

    但劍南經營,不管中央朝廷還是荊楚官商集團,都是不得不硬著頭皮上。

    誰叫這地界發現了金銀銅礦呢?

    更何況,因為機械技術的升級,珠寶行業也跟著沾光,尤其是玉石加工業,新增的翡翠成為了“獨角獸”,極受揚子江兩岸官商集團的追捧。

    追捧的原因隻有一個,揚子江兩岸的官商集團在裏麵砸了錢,而且是砸了大錢。

    除了揚子江兩岸的王八蛋,中央還有長孫皇後,地方還有嶺南馮氏、冼氏,都在翡翠礦上麵做了文章。

    典型就是長孫皇後,冉氏上了貢,她也得表示表示,就給做了代言,在某些大型宴會場合,戴了一套翡翠……除了翡翠帽子。

    什麽是潮流?

    上層社會玩的,那都是潮流!

    如今龍昊在劍南打開的局麵,主要收入來源,就是運輸礦石,不管什麽礦石,總算都有得賺。

    至於開辟田地,那不過是為了保證災荒,萬一中國的糧食沒運進來,他們總不能餓死吧。

    而且為了有效利用土地,武漢通過匯總各種糧食作物,在劍南不同地區推廣了不同的口糧。

    除了陵稻這種耐寒稻米之外,還有芋頭和檳榔芋,後者產量高的令人發指,可惜澱粉含量差點意思,不過用來防備饑荒,卻是綽綽有餘。

    諸爨投靠唐朝的地方,因為普遍靠南,就開始推廣芭蕉和香蕉,產量也很可觀,還能順帶飼養一些半家養的大象。像福州、建州以及廣州等地,大象已經成為了相當重要的“家畜”。

    之所以大象成為“家畜”,也是因為武漢方麵提供了技術支持,其中就有專門為大象培育的幾種象用“牧草”。香蕉和芭蕉,也是大象的口糧之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