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章 前瞻(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8260更新時間:2019-05-21 08:34:45

    朝鮮道,東海宣政院釜山衙署,從平壤宮回轉的杜構聽人匯報了“扶桑地”的一應事務之後,有些詫異地問道:“最大的兩家已經休戰?”

    “再打下去,就要傷筋動骨。各家在‘大坡’都有本部,一應財帛都用了個幹淨。一直都是十幾萬貫十幾萬貫的砸下去,就算能挖出金山銀山來,這要回本,等到甚麽辰光去?所以不是不想打,是打下去就太虧。”

    幕僚說罷,又對杜構道,“再著現在一個莊奴價錢已經到了一百五十貫,有價無市,根本沒人願意用這個低價出手。莊奴實際市場成交價,都在兩百三十貫以上。”

    “男奴?”

    “男奴。”

    “這才幾年啊,價錢翻了兩番都不止。”

    “聽說還要漲價,勞力實在是不夠。‘海南島’現在開了船行,欽定征稅司的人也有入駐,雖說還沒有正式開府,不過三五年過後,總要試一試的。”

    所謂的“海南島”,其實就是伊予島,隻是唐船行走的路線問題,很少有直接從島南海岸線登陸的,而是通過島北水道來登陸,於是久而久之,就稱呼為“海南島”。

    而“扶桑地”的正式名稱,不管是朝鮮道行軍總管府,還是東海宣政院,都是“東瀛州”。

    平壤宮發往洛陽的塘報,都是以“東瀛州”來稱呼,而不是“扶桑地”。

    “中國鼓勵生產已經貼補極厚,似滄州小戶之家,一對夫婦通常養育子女三個以上,可即便是這般,怕是也十五年後勞力不夠。”

    “時不時就找到一個金礦銀礦,如之奈何。”

    “是啊,如之奈何。”

    有些事情,不是張德的鐵杆盟友,是不太清楚內中計劃的。

    比如說開挖金銀,華潤號基本很少涉足,最多就是幫著把人運過去,或者就是出售技術和工具,甚至包括工程設計都能出售。唯獨開采這一塊,華潤號碰都沒有碰。

    新晉暴富的幾個權貴白手套,靠著開挖金銀礦很是豪奢,花錢如流水一般,但本身並沒有任何產出。

    純粹的累積貴金屬,老張根本不感興趣。

    想要小霸王學習機,華潤號承擔的角色,不會是西班牙,而是英吉利。

    消費、出口、投資,那些掠奪貴金屬的牲口們,華潤號隻是通過另外一個方式,讓他們以消費的形式,去做點微小貢獻。

    在張德用金銀銅礦勾引大量中小貴族投身海外事業之後,除了銅礦,其餘金銀礦,都是逐漸退出,或是轉手給盟友,或是讓官方承擔更多的角色。

    杜構也算過一筆賬,把皇唐勢力範圍之內的所有人口都算進去,也不過是四千萬出頭,和龐大的疆域比起來,根本連一根毛都不算。

    更何況,還有那麽多的產業分配,細分到各個門類之後,就會發現勞力永遠是不夠的。

    如果人員流通沒有那麽大,交流便利性沒有大大提高,那麽這種情況是不會有的。比如局部發達地區,可能會出現失業人口大大增加這種情況。但朝廷為了增加財政收入,是放鬆了中低層人員流動這個口子的。

    加上大多數中低層人員流動,都是依托現有的河運、漕運、海運,登記管理相較以往難度略微提高,但也僅僅是略微提高。

    有了相對自由的人員流動,加上各地經濟文化交流的大大提高,自然而然地,原本應該屬於中小貴族的“良禽擇木而棲”,就下放到了販夫走卒這個階層。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