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章 狂歡和震驚(1/3)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9628更新時間:2019-05-21 08:34:56

    漢陽新開的一家圖書館規模極大,最重要的是,它不是私藏書屋,而是公共圖書館。凡是漢陽、江夏兩地在籍居民,都可以憑借自己的“身份證”前來借閱。

    當然了,借閱的時候,要有坊裏長者或者街市文員的簽字文書。

    整個漢陽圖書館的藏書量極為驚人,各種孤本加上張德這十多年的積累,還有慣例的經典,總藏書量以“冊”為單位,有八萬冊。以“卷”為單位,有四十萬卷。

    其中尤為被追捧的,是各類“圖誌”,沒有武漢本地規範化的教育,根本無法看懂這些地理圖。

    比如說等高線,哪怕被人借出去,唐朝三千萬人,看得懂的隻有武漢臨漳山出來的那麽一丟丟人。

    隻是,漢陽圖書館的意義重大,對大多數“寒門”而言,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整個武漢,尤其是漢陽縣和江夏縣,一度出現了“代借”的行業。外地的讀書人,為了求知,不得不委托兩縣普通百姓,前往圖書館借閱他們想要看的經典、手冊、工具書等等。

    當然了“代借”之外,還有“代抄”,很多漢陽圖書館中的印刷本,是根本買不到的。算是行市裏的“孤本”,盡管在江漢觀察使的某些專業部門中,這可能是見怪不怪的工具書,但在市麵上,想要一窺全貌都很難。

    尤其是工程領域,比如雙龍橋,看上去就是江漢觀察使修了個橋,但實際上整合了太多的部門,涉及到的工業門類比較“複雜”,那就沒辦法靠經驗去推算。

    逆向工程這個事情,首先你得有齊全的工業門類,還要有一應技術的應用工程師,還得有統籌整合的管理人員……

    靠腦補,什麽都逆向不了,那麽所有的材料、技術、圖紙、加工工藝、管理流程全部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擺放在你的麵前,你也隻能幹瞪眼,你什麽都做不了。

    武漢下轄三縣,漢陽、江夏、武昌,這一回獨獨武昌縣撿不到這個福利,好些武昌官僚們就跑來漢陽“講理”。好在府內早有定奪,跟他們說這是“試運行”,這便把武昌人打發走了。

    倒也不是說府內歧視武昌縣,實在是貞觀朝的武昌離得有點遠,借閱圖書是有時效的,與其增加後續的管理成本,不如先“試運行”一段時間看看。

    如果一切都還可以,府內是打算直接在武昌縣建個分館。這個圖書館分館的作用,也不僅僅是給武昌縣福利,周邊永興縣,甚至江對岸的黃州,都是一種極大的吸引力。

    知識,從來都是有價難求的。

    漢陽圖書館的正門有題字,不過並非是“漢陽圖書館”五個大字,而是一百多歲的曹夫子寫的八個字。

    維天有漢,鑒亦有光!

    八個字之外,再無其他偶像,諸如天後、聖人、先哲之類,都是沒有的。不是沒有人想要塞個孔夫子在跟前,然後他失業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