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六章 倒逼(1/3)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10272更新時間:2019-05-21 08:35:02

    “先生,今日授課這般早就結束了?”

    “學員泰半跟著操之去了京城,自然能早一點結束。”

    回到家中的孫伏伽換了一身家居服,招待著前來拜訪的上官庭芝、李元祥還有秦懷道。

    這幾年孫伏伽是最勞累最辛苦的一個階段,當然錢賺得也多,留下來的家業,夠孫氏揮霍兩三代人的。

    而且孫狀頭的江湖地位在武漢比較特殊,這幾年武漢地方法律的成文成例,基本就是孫伏伽在做綱領。

    張德隻是從旁根據需要,來決定用或者不用。

    總之一句話,法律反應的是統治階級的統治意誌,跟維護公平、伸張正義從來都沒什麽關係。

    不過武漢並不介意標榜公平正義,畢竟相較人數更少的老大世族來說,武漢本地的小土豪、小世族、寒門更多一些。

    以往寒門子弟想要靠司法來戰勝一個豪門子弟,成功率基本為零。即便真的出現了這種狀況,也無非是那個豪門要倒台或者失勢,一眾巨頭大佬正在圍攻這個家族,各取所需的結果罷了。

    但現在,武漢為了維護經濟秩序,就不得不保證在擴張期的時候,為某些寒門“主持公道”。

    本質並非是為了正義或者公平,但其表現出來的結果,反應在當事人身上,那就是武漢處處是青天。

    “此次師伯入京,刑部、大理寺莫非也要有所變化?”

    “總是要變的。以往都是因循舊例,這光景卻是不成,畢竟武漢無甚舊例可循,處處都是新的。朝廷各部又不能打壓,隻得適應。”

    唐朝承襲隋製,一應律令體製跟隋朝沒太大區別。長孫無忌當年搞《貞觀律疏》,也就是應個景,真要弄個大部頭出來,他長孫無忌有病?

    更何況,隋製又不是不能用,隻是名字不好聽。

    如果不是特殊情況,在現有條件都還不錯的情況下,指望朝廷去主動改變,可能性不大。

    天下太平無事,自然就有田園牧歌,豈不美哉?

    若非武漢既沒有田園,也沒有牧歌,連風花雪月都少,也不至於倒逼朝廷發生變化。

    不僅僅是社會經濟,哪怕是人文法律上,也是如此。

    武漢的大白話在公文中也是如此,而且推行標點符號很明確,不會給你斷句歧義有太大的餘地。

    官方通告在對外解釋上,也是力求精準,而不是敷衍了事。

    所以武漢的地方法律法規,固然還是有模棱兩可的地方,但相較中央政府的那一套,已經相當的精準。

    而且門類極多,傳統的律政司法工作者,很難適應武漢的工作量還有工作強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