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章 種樹(2/3)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12814更新時間:2019-07-07 05:47:57

    再如何挑剔的文武大臣,這時候也要稱讚一句皇帝“拿得起,放得下”,最後掌控的那一點,不過是為了退休生活更加安逸罷了。

    排場雖然很大,但和“禮儀”相比,還是談不上什麽帝王儀仗的,僅僅是人數還算可觀。

    子的座駕在外麵溜了一圈之後,李世民就讓人把並排的“駕六”,改成了雙排的前三後三“駕六”,氣勢了一些,但更方便。

    退休後的生活,似乎就是這麽的隨性。

    隻是,伺候李世民多年的康德,終於有了點老前輩史大忠的成色,他隱隱猜測,皇帝可能是打算“東巡”了。

    “東巡”,總帶著點神秘感,始皇帝就駕崩在“東巡”上。

    不過皇帝絲毫不在意這一切的樣子,最近的心情相當不錯,連帶著看報紙時候,也不會因為“誹謗之言”發脾氣,反而跟宮中奴婢們講解著筆者為何會有這樣的“驚人之語”,其背後的目的是什麽,進行了一番推演。

    對宮中的閹人們而言,而是前所未有的體會。

    “陛下,可要看些文字?”

    “有報紙……算了,承乾的信呢?”

    “都在案頭。”

    “唔……那就看看吧。”

    坐在了椅子上,鵝絨的軟墊很是舒服,一杯茶早就泡好放在旁邊。李世民拿起老花鏡戴上,慢條斯理地拆著信封。信封很別致,是東海宣政院專門製作一種製式信封,信封上印有東海宣政院的衙門正臉。

    如今東海上的文字通傳,也逐漸正規化,而東海宣政院掌握的“郵遞”渠道,自然而然就成為了民間個人和戶、行會的首選。

    不是因為東海宣政院這裏花費少,而是因為正規、安全。

    從“扶桑地”到中國,文字通傳的總量,塞滿一個船艙還是不成問題的。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貨物、現金、特產等等物件的“郵遞”需求。

    比如在眷村,就有大量的倭女需要跟中國的“露水丈夫”進行交流,並非一定是因為感情,但總歸會有感情。

    文字的份量,一個銀元承載不起。

    漂洋過海之後,一個銀元,養活了一個水手、苦力、碼頭工、車夫、幫閑、白役……不知道還有多少個圍繞著“郵遞”係統討生活的普通人。

    這些人統和起來,就叫百姓。

    帝國擁有的通傳係統有好幾套,東海宣政院的這條“海外線”,隻是所有係統中的一個,不過它並非石頭縫裏蹦躂出來的,沒有華潤號、順豐號、石城鋼鐵廠、北地各督府、全國各軍州驛站等等新老體係的經驗,東海宣政院很難如此迅速地從中找到贏利點。

    杜構生生地從一塊“不毛之地”中,開辟了一個全新的官僚群體來。

    對這一切,李世民很滿意,所有的一切,都是在為帝國的龐大而努力著。帝國是如此的龐大,所以精英們,都努力地讓它運轉起來“更”。

    一點,自然就容易掌控一點。

    “原來是瀛洲之‘落霞’,唔……不錯。”

    之前在馬車中看到的樹苗,李世民還覺得奇怪東宮搞什麽東西回來,現在看到李承乾的家書之後,才知道這是一種名叫“落霞”的櫻花。它的花期到來之後,整朵花就像是晚霞那樣絢爛,遠遠看去,緋紅似火,近看之後,又不覺得妖豔。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