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19章 十二副寶甲,大郎當取一件(1/2)

作者:雲霄野字數:6752更新時間:2019-06-07 18:26:55

    湯隆向蕭唐說罷,隨即將手中那一團呈金色的物件拎在手中一抖,驀的金光一閃,蕭唐眼見湯隆便將那件似是背心軟甲的高仿品用雙手拎住。

    蕭唐將那軟甲從湯隆手中接了過來,又掂量了一番,覺得這輕甲隻約莫五六斤重,上麵的雁翎甲片也多是以細鱗鎖子鋼環串聯而成。做工十分精致,手藝比起汴京器甲所、禦前軍器所、製造軍器所和都作院等汴京官門軍械作坊內鍛造手藝精熟的作頭、鐵匠也是隻高不低。

    而湯隆眼見蕭唐端詳著自己費心竭力打造的軟甲似乎也甚是滿意,他也十分的得意的說道:“兄長那家傳的雁翎圈金甲做工果然繁複的緊,單是雁翎甲片的打造擇材便要十分講究。小弟反複推敲,估摸著兄長那家傳寶甲的製作之法不隻有我大宋造甲的手法,似乎也結合了青堂羌打造鍛甲的手段,便嚐試將大多甲片熟鐵鍛成薄片,出火後頻加冷錘堅性,用銼開齒使,其厚度較之先前減少七成上下。

    小弟也曾拿寶甲試過,在距離五十步遠用強弩來射甲也不能射進去。凡是以箭簇貫射甲上的紮片,箭簇鐵堅大多反卷也穿不透鐵片。這才算是仿造兄長那雁翎圈金甲打製得神似形也似,也好教山寨弟兄們征戰廝殺時能夠用上。”

    蕭唐又向侃侃而談的湯隆望將過去,發現這個金錢豹子臉上、身上的麻點似乎又多了一些,雖說湯隆嗜賭,可是他在打造軍械上倒頗有獨妙的匠心,如今也的確是能夠一展所長,日後寨中兄弟多出件類似金絲背心、烏蠶衣的護身法寶,起碼也不必再擔心身中流矢暗算,在衝鋒陷陣時生命也能得到極大的保障。

    可是......如此珍貴的輕甲卻隻有十二副麽?

    蕭唐再向湯隆說及寨中軍械作坊倘若能再多些鐵匠幫襯,是否能加快再多打造出些輕甲的時候,湯隆卻搖了搖頭,歎說道打造恁般不依尋常手段製成的軟甲,無論是煆燒鐵坯、掌控火候、材料選擇,全憑個人長期積累起來的經驗,就算多些人手同時打造同樣的東西成功率反而更低。每個人手法火候不一,造出來的軍械甲胄軟脆差異明顯,就算打造成型,最後入手也難成正品。

    何況大宋官方打造軍械甲胄的機構實行分工協作,京師與地方州郡兵器作坊下轄光是製作鎧甲就要分大爐作、小爐作、穿聯作、磨鋥作、摩擦結裹作、頭魁作、熟皮作、頭魁衣子作等許多作坊,二龍山大寨中的鐵匠作坊畢竟還是人力有限,一邊趕工按雁翎圈金甲的樣式製造輕甲,一邊還要打造其他軍械難以做到麵麵俱到。這些年來湯隆能打造出十二副輕甲來,已是日夜不輟的反複嚐試,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湯隆又說及宋人以熱鍛手法製出的甲片,在處理正火,回火,淬火與退火熱的工序時的手法固然精妙,可是便如宋國重步兵裝備步人甲,雖然是能覆蓋全身的重型鋼鐵紮甲,可是也隻能不斷通過增加甲葉數量來提高防護力,但是重量會進一步上升也會有大幅降低士兵行動力的弊端。而西夏人打製用多塊較小的長條鐵甲片層疊縫製的劄甲,尤其是青堂羌極擅用冷鍛的法子造甲,可是這種方法搬到大宋卻很難成功(沈括所著《夢溪筆談》之中《卷十九器用》中有載:青堂羌善鍛甲,鐵色青黑,瑩徹可鑒毛發,以麝皮為綇旅之,柔薄而韌......)。

    似乎也是由於夏國地界所產的原材料與宋境產出的大有不同,在硬度、塑性、強度上都有偏差。加之宋境內作坊的鐵匠本來就很少有人對夏國的造甲工藝所知甚詳,又如何能想到結合宋夏兩國的打造技術仿製造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