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239章 萬壽道藏,某某真經?(1/2)

作者:雲霄野字數:6654更新時間:2019-06-07 18:29:12

    黃裳,字晟仲,按許貫忠所述其乃福建路延平出身,為元豐年間的科舉文魁,官居端明殿學士,亦是如今有名的大詞人。

    隻是因為其年事已高,所以許貫忠在向蕭唐介紹他時也隻是以表字稱謂已做敬稱,然而當蕭唐聽到這個名頭的第一反應,腦海中卻驀的浮現出一個與這個文臣詞人截然相反的形象來。

    在後世一位耳熟能詳的武俠巨匠的著作裏麵,的確也是朝廷文官出身的黃裳卻又是不世出的武學奇才,由於宋徽宗委派他搜集天下道家典籍雕版印行,黃裳竟然從道藏經書中悟得了武功的高深精要,不但無師自通,內外兼修,自學成一位絕世高手,還撰寫成一部博大精深,諸般武學的原理皆都不脫離那本著作所載的秘笈經典,影響後世江湖幾百年,引起江湖群雄的爭奪,掀起一陣陣腥風血雨,還有天下五大高手齊出,於華山之巔爭奪那本秘笈寶典......

    可是眼前這個早已是遲暮之年的黃裳,是否又有那位武俠著作中那武學奇人震古爍今的本事?

    而當初身為朝廷重臣的蕭唐也很清楚那個對道家癡迷倒似入了魔怔的官家趙佶,自崇寧年間伊始便詔令搜訪道書,命書藝局令道士校訂《天宮寶藏》增至五千三百八十七卷,的確也從政和年間開始,便又下旨遍搜普天下道家之書,雕版印行,這些年下來總共竟然已經達五千卷以上,並謂之《萬壽道藏》,因修藏始於政和年間,故又稱《政和萬壽道藏》,可是這部中國道教史上重要道藏典籍於靖康之亂中散佚,後到金代殘缺,時至後世已經不複存在。

    隻不過那趙佶似乎的確也沒有甚麽耐心,他動用國家的力量網羅天下道學典籍,可是多半也是隻是大興土木、興建宮觀,熱衷於為神仙人物加封賜號以及製定道教節日,乃至聽信些道宗稀奇古怪的偏門追逐長生之道。隻不過他是皇帝老子,他自然可以任性,可是但凡奉他禦旨雕版校對的官員卻決計馬虎不得,上呈於官家的道學典藏之後倘若稍有疏忽刻錯了字章,便是玩忽職守甚至欺君的死罪,也必須逐字逐句極為細心的校讀。

    換而言之,黃裳這些年下來精心收羅、核正、校對浩如煙海的天下道學典籍,由於職責所在又利用朝廷的勢力而逐次過目甚至鑽研領悟的道學藏書,恐怕還要比薊州九宮縣二仙山中隱世修道的道宗高人羅真人還要多。

    熟讀唐詩五百首,不會寫來也會吟。更何況年邁的黃裳,他之所以受趙佶委派遍搜普天下道家之書,並核正校對雕刻恁般要緊的職事,也是因為黃裳除了滿腹經綸,又精於作詞之外,他同樣也是對於道家研精究微,見底極深的人物。

    待麾下兵馬繼續啟程,攜金節與其妻小三人、杭州代知府趙霆以及黃裳身邊幸存的仆役往秀州海岸處行去的途中,蕭唐自然也去尋黃裳與他敘話言談,雖然蕭唐並沒有遁入山門去練道修真,好歹當年在薊州二仙山與羅真人相處過一段時日,並且的傳授天罡五雷正法的要訣法門,不止五識聰敏,對於道宗內丹練炁運氣之法領悟極深,與黃裳攀談之際,他也能發現這個看似年邁儒雅的長者可不止是精神矍鑠,而且雙目神光湛然,呼吸吐納綿長深遠,渾身也透著一股高深莫測的氣質(正史中的黃裳於南宋高宗建炎三年卒,享年八十七歲,《演山先生神道碑》有載其生平事跡時提及:“頗從事於延年養生之術。博覽道家之書,往往深解,而參諸日用”)。

    然而蕭唐在注意黃裳,黃裳也在注意著蕭唐。

    誠然蕭唐已經公然起事造反,隻以身份立場來說,彼此也應該是勢不兩立的關係,可是黃裳多少也曾聽過些蕭唐這個曾為天子近臣的為人風評。他也完全是憑借自己的學識而在朝中立足,文章得神宗皇帝喜歡,又因深諳道學而被趙佶委任,而這位元豐年間的便已入仕的幾朝老臣也並沒有傾向於蔡京等那一方權奸勢力,甚至還曾公開反對過由王安石初創、而後蔡京倡行的官員子弟免試入國學,平民子弟經考核入學而區別劃分官門布衣學子的三舍法(史書有載:黃裳指責時謂之此法“宜近不宜遠,宜少不宜老,宜富不宜貧;不若遵祖宗舊章,以科舉取士”,其後公私繁費,人不以為便,罷之),也曾曆任禮部奏進士,福州知府,禮部侍郎並遷尚書的職事,雖然在朝中權柄不足以改變政局,可是素來也知民間疾苦的官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