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三八章 土地剩餘(2/3)

作者:不為堯存張字數:10052更新時間:2019-05-25 13:54:49

    現在好了,隨著工廠化農業發展起來。農業土地的利用率大大的提升了起來,如果不考慮到造價的因素的話,那些農業工廠一座座都完全可以蓋成摩天大廈,動輒上百層的建築空間,這樣的生產模式,可以想象,平地上一畝的土地,現在能種出幾百噸的糧食,增產幾百倍。

    就算是考慮到建築成本的造價因素,這些農業工廠也是輕輕鬆鬆就能蓋到二三十層的高度,想要增加土地的利用率的話,不過是多蓋兩層樓的問題罷了,那是何等的簡單易行。

    不要看這好像很簡單,很容易的樣子,但正是在這簡單易行之中,卻極大規模的提升了農業生產力,大大地增加了農業生產的增長空間。

    試想,又有什麽技術,能夠像農業工廠這樣,幾倍、幾十倍、幾百倍的提升農業的生產力,普通的技術,能夠提升一畝作物的產量,提升個三兩層,一倍半倍的,就已經不得了了,難度大的驚人,而且提升空間極度有限,往往還一個不小心就帶來種種副作用,易受病蟲害什麽的,或者有其他的基因缺陷,簡直太常見了。

    更何況,農業工廠的生產,完全還可以和其他的農業技術疊加起來,起著雙重增產的疊加效應,千百倍的增加農業生產的增產空間。

    這種動輒提升幾十幾百倍的農業產出的生產模式,要說都不算是強農的話,那世間就沒有強農這回事兒了。

    至於利商,毫無疑問,大量的農作物的生產,這本身就是商業上的一大利好,不僅僅能夠帶動一大批的初級農產品加工行業的振興,還能夠導致無數的食品類的品牌的崛起,就連組織上對外商道的開辟,都離不開大筆糧食的誘惑,可以說農業行業的振興發展,對於商業上的提振效果是無窮的。

    再加之工廠化農業,本身是高科技農業類型,雖然農業產出量巨大,但是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人口數量卻絕對是少而精的,這自然就使得農業人口巨量減少,湧入到第二第三產業的人口大量增加。

    負責生產的少了,負責消費的多了,這毫無疑問的也將大大地促進新興產業的崛起,促進全社會的產業分工,更大程度的促進全社會的商業氛圍的增加。

    而說到惠工的作用,則不能不提及工廠化農業模式之後,所帶來的土地剩餘的產出。

    工廠化農業,幾十幾百倍的提升了農業的單產,這帶來的結果就是,全國範圍之內,再也無需保留那偌大的農業土地麵積了,農業的土地使用量,一時間縮小到了原來的幾十分之一,大片大片的優質土地隨之而空缺了起來。

    這樣的土地,往往都是位於人類社會的核心區,位於人類居住地的附近,它們地理位置優越、比鄰住宅區、商業區,無論是用作什麽用途,都可以產生極大的價值。

    類似這樣的黃金土地,自然不可能讓它們長期閑置拋荒,別說閑置拋荒了,甚至可以說,稍稍一有新的土地份額出現,就能吸引大量的目光的注視,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這樣廣闊的新生土地一經出現之後,毫無意外的,就給其他行業的擴張和拓展,帶來了新的空間和動力,為地球人組織轄區內的綜合實力的提升,帶來了新的機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