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三二章 火星改造(2/3)

作者:不為堯存張字數:11836更新時間:2019-05-25 13:55:33

    因此之故,可以說,星球磁場的存在,就是一個星球建立複雜生態的基礎環境要素之一,對於一顆星球來說,有著無與倫比的意義。

    對於大多數的星球來說,其之所以不具備星球磁場,常常是因為星球內核過冷或過熱導致的,星球內核過冷凝結,內部金屬流體無法存在並轉動,星球磁場就難以產生,而一旦星球內部過於炎熱,也會導致內核完全液體化,從而無法形成星球磁場。

    所以說,想要形成星球磁場的話,情況也是比較複雜的,星球內核的溫度必須保持在一個既不過冷也不過熱的狀態,使得星球內核處於一種固態與液態之間,半融化半凝結的狀態,隻有在這個狀態之下,星球磁場才能夠通過內核流動的複雜變化而產生,從而對整個星球形成保護。

    現在,經過地球文明的多番測量和研究之後,已經是對於火星內核的狀態,有了一個相對比較深入的了解,大致上來說,火星之所以不存在適當的星球磁場,是因為火星曆史上經曆過一次大體量的小行星撞擊,這導致了火星的內部核心積攢的能量過多,星球內核流體部分的比重過大,以至於難以形成適當的星球磁場環境。

    對於現在的地球來說,火星因為內火過旺,而導致星球磁場難產,這雖然依舊是個棘手度相當高的複雜問題,但是,這個問題相對於是因為星球內核冷卻而導致的磁場難產,卻已經算得上是一個極大的喜訊了。

    因為相對於星球內部能量過高這個難度來說,星球內核冷卻這個問題,才是真正棘手之極的問題。

    如果說,對於現在的地球來說,解決星球內核過熱這個問題,是一個複雜棘手,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才能解決的超級工程的話,那麽,星球內核冷卻這樣的問題,對於地球文明來說,卻算得上是暫時無解了。

    星球內部過熱,解決之道在於釋放地熱能量,將地下深層環境之中多餘的一部分熱量釋放出來,使地核內核自然冷卻,變成符合所需的地核環境,這個處理辦法雖然難度依然無比的巨大,但是,卻並不是沒有解決之法,無非是工程量巨大了些,技術難度超高了些,需要花的時間漫長了些罷了,地球文明勉強一試,花個百十年的功夫,也不是就一定辦不到。

    但是,解決星球內核冷卻這樣的問題,以地球文明眼下的實力,可以說一時半會兒之間卻是完全沒有辦法了。

    因為這需要的是增熱,而這個增加的熱度,龐大的無法想象,而且,還必須是完全可控的,這個難度就太高了。

    要簡單粗暴點的打個比方的話,減熱很簡單,敞開棉襖多透透氣就成了,而且利用地熱還能夠生成大量的可利用的地熱能量,多多少少也算是不無小補。

    但是,想給地核增熱的話,這個難度可就大得多了。因為這種工程,是情況可控之下的星球改造工程,不是粗暴無比的拆房子工程。

    想要給星球內核增熱,其實說起來辦法也有很多,有的可控有的不可控,有技術難度高的路線,也有技術難度低的路線,地球文明反正是都不大用得上。

    從技術難度低難度的角度來說,想給星球內核增溫,最簡單的辦法是模擬自然,所謂的模擬自然,說的就是搞星球撞擊。

    找一塊大小差不多、速度差不多的小行星,讓它pia的一下撞在星球表麵上,自然而然就給星球增熱了,而且說起來這個熱度還相當不小,根據撞擊對手的質量和速度,動輒能給星球增加幾億噸當量的強大內能,這種粗暴操作,本質上和搞核彈洗地其實差別不大了。

    據說當年恐龍滅絕,就是因為地球挨了那麽一下,被小小的撞了一下腰,於是烽火連天多少年,恐龍給生生的搞滅絕了。

    走這個技術路線的話,地球文明的技術倒是已經符合標準了,押運隕石這個業務,地球倒是已經做得相當手熟了,照著星球給它來幾下,難度不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