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三四章 地下世界(2/4)

作者:不為堯存張字數:12508更新時間:2019-05-25 13:55:35

    這樣一來,不但是避開了在火星地表進行建築的巨大麻煩,而且整體性的生態環境建設,也將最大程度的減少居住空間中進行模擬生存環境的開支。

    雖說挖掘一個淺層的,適宜大量人口生存的地下空間也是有一定難度的,但這個難度,相對於地下建築的大規模營造,無疑已經是降低了太多的難度。

    更何況,反正未來進行火星地磁激活工程,該挖的地下工程也終歸是還要挖的,將兩大工程結合在一起,形成一體化的工程方案,即利用了火星地下岩漿發電站挖掘過程中所需要進行的土方工程,又大大降低了居住人員的居住成本,這無疑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反正一開始進行火星移民的人總歸也隻是一個少數部分罷了,短時間之內,根本就不需要一個巨大的,類似於星球環境的巨大空間,所以,先進行地下空間建設,人為開辟出巨大的火星地下空間,在火星地下空間之中,建立起一個地下人工生態圈出來,形成一個類自然生態環境,在這個類自然生態形成一定規模之後,再正式開始向火星進行大規模移民,加快整個火星的工程進度。

    這樣的火星開發方案,就是地球人組織對於火星工程的執行路線的大致發展方向。

    自從2035年左右開始大規模開展火星工程建設計劃以來,時至今日,經過十多年時間的營建,整個火星的地下建築群,已經是形成了一個無比巨大的規模,單單是火星常住人口,就已經突破了十萬人大關,每天有無數的物資,被源源不斷的雲送到火星基地之中,用以支撐火星基地的大規模建設。

    雖然經過了十多年的高強度建設,但火星表麵看上去,除了在高空軌道上,多了一些大規模的成片空間站之外,幾乎看不出什麽大的變化,但事實上,巨大的變化都發生在火星地表以下。

    在一處精心挑選的低地平原之上,一望無際的赤紅色土壤之中,一些巨大的人工建築已經開始漸漸聳立。

    這些人工建築都相對比較低矮開闊,稍稍凸出於地表,形狀看上去好似圓形的巨大平台。

    正如表麵所見的那樣,這些平台都是用於出入火星地下世界的進出口,大規模的物資進出,都是從這些平台處進入的。

    除了這些合金鑄造,用於物資進出的通道之外,火星表麵上幾乎再無其他人工建築得痕跡,一些在地下挖掘工程之中被大規模運送到地表之上的土方岩石等,也早就被火星表麵時不時肆虐的狂風給席卷一空,近乎於平均分配的扔到了火星地表的四麵八方。

    因為火星空氣質量並不符合人類所需的緣故,所以地表之上的空氣交換設施也並不多見,隻有為數不多的幾個大型氣體交換樞紐,偶爾向外界排放出一些多餘的空氣氣體成分,除此之外,反倒是從火星空氣之中抽取一些有工業用途的空氣成分的次數更多一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