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七一章 巨無霸飛船(2/3)

作者:不為堯存張字數:11444更新時間:2019-05-25 13:55:55

    除了工作之外,公民們的衣食住行,地下空間的加固、太陽係其他星球生活基地的改造等等,都是需要消耗無可計量的資源堆積起來的,平均起來年人均一百多噸的鋼鐵消耗量,這還是因為絕大多數的人口其實是並沒有在工業領域中工作的緣故,否則的話,這個數量翻上幾番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也正是因為現如今的社會,每個人的資源消耗量都是如此的恐怖,相對來說的,每個社會中的成員,對其他社會成員的依存度也就是極為的依賴了。

    個人如此,擴展到文明的層麵,地球文明各星球之間,對於其他星球的依存度也都是極其之高的,各星球之間的貿易往來需求量,也都是極其的巨大的。

    那些普通的,對於工業體係的配合度要求相對較低的產業,相對來說還好一些,越是產業鏈比較高端,技術難度大,對產業體係支撐要求較高的產業,就越是需要其他行業的密切配合。

    對於各移民星來說,這也就意味著,每個星球和太陽係本土之間的貿易需求,都是極為的龐大的,在個星球的產業鏈的最頂端,一旦想要進行突破,就必不可少的需要更多的核心設備,核心工業產品的支持,這些東西要靠移民星本土自行發展出來,動輒就需要幾十幾百年的時間,成本可謂是相當的巨大的,但是如果能夠從太陽係本土地區進口過來的話,雖然因為星際貨運運費成本不低的緣故,要付出不小的代價,但是對於各移民星來說,這一點的代價,相比於其自行攻關生產的成本,那可就是微乎其微了。

    而正是因為這種從個人到社會,從上到下的各種星際間的物質流通需求,最終導致了地球文明整體上來說,對於超巨型貨運飛船的龐大需求。地球文明一口氣建造出四十多艘超光速貨運飛船的行為,也正是對這種龐大的貨運需求的正麵反饋。

    因為這種需求的本身,其實也正代表著地球文明內部的龐大向心力,也隻有借助於這樣龐大的星際物資流通的往來,地球文明才能真正的,從恒星係與星球的角度,重新劃分整個地球文明的產業格局,從更高的層麵上,更加快速的提升地球文明的整體生產力和文明競爭力。

    時到如今,地球文明在各個移民星球上,已經一共具備了700多億的移民星人口,雖說相對於地球太陽係本土1億的人口數量而言,這點數字還隻不過是個零頭罷了。

    但是要注意到的是,太陽係本土的人口出生率,相對於眾多移民星來說,卻也隻是個零頭的零頭,而且本土太陽係之中的生存空間可謂是增量空間狹小,新的生存基地的開辟難度極大、成本極高,即便是火星基地,經過這麽長時間的經營和改造,到了現在,整個星球的生態體係,也遠遠比不上一個普通的移民星,然而火星如今的人口也差不多有300億之巨了。

    而各大移民星,現在普遍都是連一百一的人口都沒有,相對來說,他們的人口增長空間,無疑要遠遠的大於太陽係本土地區。

    而且從長遠的時間來看,地球文明在星際時空的擴張之中,也隻不過才剛剛開了個頭罷了,隨著未來地球文明的整體實力的不斷增長,超光速飛船的飛行效率更大程度的增強,地球文明終究是要移民到越來越遙遠的時空,增加更加龐大數量的移民星,到時候地球太陽係本土在地球文明所占恒星係中的占比無疑還將要更進一步的縮小。

    所以說,地球文明未來的發展重點,終究將會落到龐大的移民星球體係之中,所以盡可能的整合各移民星球的人力物力,整合地球文明所有生產體係的生產能力,打通各星球之間的產業壁壘、貿易壁壘,無疑就是一件相當必要與緊要的事情了。

    在這種情況下,不要說就是這目前的這一個批次的貨運飛船了,就是接下來幾個批次所要生產的飛船之中,超巨型超光速貨運飛船的生產比例也將會是一個相當之高的占比。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