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七二章 軍事力量(2/3)

作者:不為堯存張字數:11602更新時間:2019-05-25 13:55:56

    而一旦新生兒出生,他的個人信息就已經存入到了公民數據庫中,天然的就享有一係列的教育資源的免費供應,從開始學會走路開始,差不多就要開始進入各種等級的學校之中學習、鍛煉,從而保證其一旦成年,立刻就能夠擁有自主生存的能力,如果有天賦的話,更是直接就被選拔到了各種高端的學府、研究院、科研機構之中,完全不會有被遺漏的可能,真正的達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社會發展理念。

    而在這樣的教育理念、社會發展情況之下,地球文明每新增一個人口,所需要增加供應的各種社會物資,都是動輒以千噸、萬噸來計算的,幾十年間增加1500億的總人口規模,更是意味著所有的星球差不多都有了一倍以上的生產規模,這對於像地球這樣體量的文明體係而言,無疑是一個無比巨大的改變,說是翻天覆地都不為過。

    事實上,在這些年中,地球文明確實在綜合實力方麵有了長足的進展,除了依舊在以大規模的建造超光速飛船為契機,發展地球的綜合工業體係之外,還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不斷地進行各行各業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升級,可以說,這些年中新投入生產的超光速飛船,每一艘的綜合性能指標都在不間斷地產生性能提升,也幸好地球文明有著最成熟優化的飛船製造生產體係,各艘飛船在實際建造之中都是模塊化、係統化的進行建造,所以各種子係統的提升和優化,各種新材料的不斷推陳出新,不但沒有在飛船的生產製造中出現問題,反而形成了有機的技術整合,讓每一艘飛船都在技術進步之中獲得了提升。

    倒是飛船的運營、維修戰線的工人們維持怨聲載道,這地球全部近400條的超光速飛船體係之中,幾乎找不到兩艘相似度達到90以上的飛船,而且即便是同一艘飛船的同一塊甲板,常常一次維修換代之後,都變成了截然不同的材質,若非是地球文明所擁有的全部飛船編隊,都有著和實物隨時保持同部分的飛船信息檔案,這飛船一旦是出現問題,簡直就連維修都不好維修了……情況太複雜了,簡直都要讓人快要無從下手了。

    而且在如此程度的社會巨變之下,地球文明除了在超光速飛船製造領域上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在常規的亞光速飛船製造領域之中,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別看地球文明生產超光速戰艦,就像下餃子一樣一批幾艘,一批幾十艘的接連不斷的生產,但是,就算是在地球文明之中,超光速飛船也始終都是最頂級、最高端,最消耗資源的消耗建設項目。

    超光速飛船建造至今,雖說整個地球文明已經擁有了近400艘超光速飛船,但是哪怕直到今日,每一艘超光速飛船,哪怕是最老的始皇號,時到今日也依舊是屬於軍隊編製的,直接隸屬地球文明最高軍委管轄。

    換在舊時代,超光速飛船就好像是航空母艦一樣,是真正的國之重器,每一艘的分量都是十足十的,不是常規的其他類型的船舶可以相提並論的。

    而相對於天之驕子的超光速飛船來說,常規的亞光速星際飛船,就是等而次之的民用型船舶了。

    當然,這隻是個比方罷了,事實上地球文明也依舊是保持著大量的亞光速常規軍事作戰飛船編隊的。

    隻是這些作戰力量,就好像是二線的軍事作戰力量一樣,隻在星球附近打轉轉,負責拱衛各顆星球的安全。

    而一旦有需要的話,超光速飛船則是最為鋒銳,最為無可匹敵的尖刀作戰力量,是最精銳的作戰部隊……無論其是否軍用型的超光速飛船都是如此,隻是可能在真正的星際作戰的時候,其所執行的軍事任務類型不同罷了。

    一旦真的有星際戰爭打響,作為最核心的作戰力量,軍用型的超光速飛船就是最核心的重型作戰力量,客運及移民飛船就是主流作戰力量,而貨運飛船雖然安全性能值得堪憂,但是借助其幾倍光速的性能,也足以承擔後勤補給任務的需求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