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一三章 生物資源(2/3)

作者:不為堯存張字數:11794更新時間:2019-05-25 13:59:52

    無論是從一些生物中提取出的一些生物材料,還是生物代謝過程對於某些物質的性能轉化,都是存在著巨大的價值的,很多時候甚至是單純的科技力量都很難直接辦到的事情。

    比如一些生物體內發現的某些大分子複雜生物材料,其獨特的分子結構有時候在很多的科學領域之中都能夠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這些生物材料本身結構異常複雜、形成機理在短時間內都是難以摸索得清的,甚至用分子打印儀器都難以做到簡單複製,更別提大規模得工業化生產了。

    而且即便是一些生物材料能夠用尖端的分子立體打印技術直接打印出來,其生產成本、生產效率都是完全稱不上經濟的,這時候想要獲得這些寶貴的生物材料,就不得不通過對這些生物的培養利用來獲取。

    另外的一些有價值的生物資源,雖然本身無法提取出有特殊價值的生物材料,但是它們在代謝的過程中也能夠產生很多的副產品,甚至起到一些獨一無二的作用。

    在生物冶金領域通過微生物和某些特殊生命體的作用,從而對一些原料的基礎性質進行改善,這往往也是一種極為常見的辦法。

    甚至很多時候,生物資源的這種獨特作用還是獨一無二的技術路線,不通過某些特定的生物種群的作用,某些文明甚至都無法跨越某些發展的瓶頸和門檻,這也是常有的事情。

    在生物領域一旦投中了注,往往都能夠有超出了文明等級的收獲,讓文明在某些領域之中實現跨越性發展這都是很常見的事情,可以說對於自然生態鏈中所存在的諸多生物資源的研究和利用,這是絕大多數的科技文明都不會錯過的領域。

    隕石星海的上古宇宙文明如此,地球文明也是同樣如此。

    隻是相對於地球文明這個時間短暫的外來者,隕石星海上古文明對於隕石星海之中所存在的諸多自然生物資源的理解和運用,這自然也是地球文明所拍馬難及的事情。

    對於生物資源的發掘,這是一件無比細致,充滿艱苦,同時也是充滿了更多偶然性的事情。即便地球文明繼承了滄瀾文明在生物科學領域的諸多研究方法、研究模式,在某些領域上比隕石星海上古文明更能夠發掘一些生物資源的利用價值、拓展更多的利用領域。

    但是地球文明在這片星空之中存在的時間畢竟是太過於短暫了,僅僅隻有數千年時間的曆史,這讓地球文明根本就難以對這片星空之中的諸多生物資源有何等深入的了解。

    就算是地球文明動用自身的科研力量,再加上和諸多星際文明的星際貿易,從而獲得了大量的生物標本、生物原株,對眾多有著特殊性狀的奇特生物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開發利用,但是地球文明對於整個隕石星海生物資源的了解也還是終究太過於淺薄了。

    每一年新登記在冊的諸多生物資源、生物種群,都在極大地擴張著地球文明收集到的生物信息庫,但是即便地球文明有著再多的生物研究團隊,顯然也是根本就來不及一一處理這些數量龐大的生物資源信息的,無形之中就不知道有多少表麵普通實則神奇、有著極高研究價值的生物資源就已經被忽略了過去,這是完全無法避免的事情。

    對於生物資源的研究,這本身就是一個長期的、持之以恒的項目,想要深入地發掘生物體內在的價值,本身就需要無比漫長的時間來慢慢地鑽研,地球文明想要憑借自己一己之力快速得解讀出那些有價值的生物資源,這顯然是一件不太現實的事情。

    而無法對眾多本土資源進行有效的利用,這本身也是地球文明現如今慢慢的陷入發展瓶頸的一個重要原因,生物資源看起來不起眼,但事實上這種基礎資源滲透到了科技文明的整座科技大廈,是科技成就的一個重要基礎,在無數個細分角落之中生物資源的利用都起著重大的、不可或缺的價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