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178章 仿製“邊區造”手留彈(3/3)

作者:太上老牛字數:7146更新時間:2022-03-07 20:53:18

    巧的很,果軍的裝備水平,差不多就是一戰級別的。麵對代差一般的火力和戰術,自然不敵。不是鬼子多凶猛,而是他們的戰術和火力,恰好壓製了果軍。隻有兔軍,不和鬼子剛正麵,受到的損失才小一些。但在反掃蕩過程中,若是正麵對上,也討不了好。

    ……

    也就是說,馬林“發明”的改良版“一窩蜂”,代替了機槍的作用。但是,若是對方豎起大盾,就需要類似“擲彈筒”這樣的猛火力武器,打開局麵了。

    但是,就目前而言,馬林沒這技術能力啊。鬼子的專門用於擲彈筒的小香瓜手蕾,根本造不出來。主要是引信問題,沒有現代化學能力的馬林,不但缺乏大威力的裝藥,也沒有不需要明火的引信。

    現在北海國的所謂手留彈,基本就是個帶細長引信的土榨彈。這玩意,若是扔出去,不巧扔進水塘裏的話,引信會直接被水熄滅。扔進沙堆裏,也容易被沙子遮蓋住火苗,導致熄滅……各種缺陷……

    ……

    馬林左思右想,覺得搞擲彈筒不現實。但是,手蕾倒是可以發展一下。

    雖然手蕾的打擊距離隻有三五十米,遠不如擲彈筒的兩三百米。但是,要看年代的啊!

    這個年代,軍隊武器還以冷兵器為主。雖然莫斯科軍隊也有火槍火炮,但肯定全部布置到正麵去。側麵嘛,能有弓弩就不錯了。

    所以,隻要有合適的手蕾,完全可以靠近到三五十米的距離內,然後扔手蕾攻擊……

    就算對麵側翼有大盾兵掩護,麵對手蕾,盾牌是無力的。即使北海國使用黑火藥這種很low的裝藥,炸不死幾個人。但是,讓幾步內的敵軍失去戰鬥力是毫無問題的。

    等到刀盾兵失去戰鬥力,其他兵種失去防護。然後,再點燃“一窩蜂”,以機槍的火力密度進行打擊,肯定能奏效……

    然後,問題來了——手蕾怎麽造?

    馬林直接想到了邊區造……

    當年的邊區造的手留彈(河蟹),那叫一個一言難盡啊。但是,也夠嚇人的,也能廢掉敵人的戰鬥力……

    而邊區造手蕾的技術吧,就和馬林這個年代一樣,都是鐵匠捶打出來的,技術含量很低。那鐵殼子,一般鐵匠都能造得出。

    不過,和邊區造相比,北海國是有優勢的。主要是,北海國擁有優質的鋼材!邊區造沒有鋼鐵廠,幾乎都是用土爐子冶煉出來的劣質生鐵,質量很差。想要造武器,居然要去拆鐵軌。不然,鋼鐵質量不達標。

    而北海國鋼鐵廠連合金鋼都搞出來了,雖然和邊區兵工廠一樣,都缺乏現代機器。可是,鋼鐵質量上,卻是北海國勝出。

    所以,同樣仿造M24手留彈,北海國的兵工廠,還是有優勢的。而且,德意誌人模仿德國佬的M24手留彈,沒毛病……

    不過,因為缺乏化學技術,馬林也搞不出拉發點火的裝置。因此,他隻能選擇引信點火了。

    具體的,就是把細長的引信藏在中空的木柄裏。為了防潮,木柄底端用油紙蒙上。使用時,戳破油紙,把火繩伸進去點燃引信。然後,扔出去……

    嚴格說起來,這種手留彈,和邊區造不相上下。邊區造是鋼鐵質量差,而北海國手留彈,則是點火方式極為落後,連邊區造都能搞出拉發裝置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