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章 姥姥的家(2/3)

作者:寧溪南字數:5990更新時間:2020-11-25 16:00:52

    在張興明的記憶裏,姥姥燉的這個酸菜土豆實在是好吃無比,每每懷念起來,都會流出口水,其實這個年頭,特別是農村,燉菜也就是放點葷油,肉是根本沒有,味精幾乎不放(買不到),懷念的,隻是一種摯親的味道或者說是感覺而已。

    吃罷了飯,爸爸把扛來的大包打開,裏麵有白麵大米肉和油,還有給姥姥姥爺每人一雙鞋,東北叫農田鞋,南方叫解放鞋,是廠裏發的勞保,就是高幫黃膠鞋。

    十斤豆油是給姥姥家的,肉是十五斤肥膘給姥姥家洘油(熬豬油),白麵和大米都是一樣大小三包,大的每樣三十斤,是給姥姥家的,小的兩份每樣二十斤給張興明的爺爺。

    爸爸把給爺爺的東西扛了,領著張興明往村裏走,哥哥因為大了點知道的事多,就不跟來,原因是張興明的奶奶死的早,爺爺對六個孩子態度極端不同,對張興明的爸爸最差,不誇張的說,一個土豆都不舍得給。

    往村裏的路比較平整,五、六裏路走了差不多半個小時,就看到了村裏的大河,河邊幾棵說不上年份的古柳聳立著,樹腰有一米多粗。河對岸就是村裏人住的地方了,房子都依著山勢向上排開,中間一條車道。張興明家的老院(老宅)在村子正中間,原來像個堡壘一樣,有一個大牌樓,在前幾年被砸了,隻留下幾道斷壁殘垣和幾間老房,現在爺爺最小的弟弟住在這裏。張興明的爺爺住在老院正對過,中間隔著車道,其他幾個爺爺都住在老院的後麵,已經不在世了,後人間走動的也不親。

    踩著石塊擺的橋過了河,順著車道爬到半山坡,就到了地方。

    張興明的大爺這時候已經因為工傷去世了,爺爺和張興明的二大爺住在一起,五叔當兵回來後在四道河那邊成家了沒回來,四叔,六叔也出去單過了。

    話說東北農村許多地方的命名都是頭到溝子,二道溝子,頭道河子,二道河子這種。也不知道是誰,按什麽規律排的,從哪起的頭。

    “爸我回來了,身體怎麽樣?”老爸進了屋把扛著的包放在炕邊,把米麵拿出來擺到炕桌上,邊問候坐在那裏抽煙的爺爺。“死不了。”爺爺翻動了一下眼睛,掃了放在炕上的米麵一眼,說:“這點東西還拿回來幹哈?不夠一口的。”

    米和麵確實不多,二十斤大米,二十斤白麵,但在這年代是紮紮實實的好東西。

    東北的山區大部分地方都不產稻或麥,由其是張興明家這種大山區,這個年代更是有錢都沒地方買,何況沒什麽錢。張興明家在城裏吃飯靠本,那時候是限量供應,媽媽戶口又在農村,根本沒有糧份,就這點東西還是從嘴裏省下來,再從工友朋友家裏勻出來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