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二章 電視和拉場戲 葡萄酒(2/4)

作者:寧溪南字數:10942更新時間:2020-11-25 16:01:42

    開戲那天又是全堡扛著小板凳來到場院裏,戲台已經搭好了,大夥就圍著戲台坐下。這可比看電視熱鬧多了,孩子們爬樹的爬樹,爬房的爬房,連小隊倉庫上都蹲了幾個,也不知道是怎麽上去的,有兩層樓高呢。

    整個場院都燈火通明的,掛了十幾個百瓦燈泡,戲沒開演,就不時的有鑼聲響起,換來人們一陣喧騰。

    七點半,正式開鑼,也沒有主持人,演員自己上場就開整,不過著裝還是挺到位的,都穿著不明年代的戲服,有紅似綠的,拿在手裏的帕子在燈光下金光閃閃,演員都化著評戲裝,彎眉俏眼紅嘴唇,頭上戴著轡頭,貼著亮片,抹著粉嘟嘟的腮紅,在明亮的燈光下一亮相就換來一片賀彩聲。

    先是一個過門,雙回門,演員唱功相當不錯,女的聲音清脆嬌媚,男的聲音飽滿通透,邊唱邊扭,歡快的曲調響徹滿堡:正月裏也是裏兒啊,正月裏初三四兒啊,社裏頭放年假,我們兩個去串門兒……

    雙回門和小拜年,是兩個全國人民都熟悉的二人轉小帽,也就是過門,是開場暖場的小段,以歡快動聽為主。說句題外話,二人轉出現到現在有幾百年了,隨滿清入關後,在翼北地區流傳,後來才產生了落子和評戲,真正的二人轉是正戲,不是現在一些所謂二人轉名家的胡搞,二人轉是出過很多國家一級演員的。

    也有一些評戲正宗的名家,說評戲是唐山落子而來,起在hbl縣和二人轉沒關係,說評戲和二人轉是姐妹,都是從唐山落子來的,我就沒搞明白,三百多年的二人轉,是怎麽從二十年代的落子來的,穿越嗎?好大個臉。有心的可以上網聽聽二人轉正戲,再聽聽評戲,心裏自然清楚。不過有一點,相聲可真的是從落子來的。

    一段過門喚起了全堡人的熱情後,毫無廢話的正戲就開始了,梁賽金擀麵,說的是一個有誌青年刻苦讀書終於考上清華北大進入政府後,回鄉尋找失散多年的媽和妹妹的故事,唱腔很美,戲詞寫的感人又不失幽默。三位演員一場戲一個多小時下來,下麵觀眾都是一邊流淚一邊笑著,巴掌都拍紅了。

    一場正戲唱罷,又來了兩個小段和一段精彩的小醜灌口,就是評戲裏鼻梁子上沾一塊白那種形像。小醜下台,一聲大鑼,又一出大戲,馬前潑水。說的是一個屌絲學渣,娶了個嫌貧愛富的老婆,老婆找了個有錢的把他踹了,這哥們一氣之下發憤圖強,終於考上了清華北大進了政府,錦衣還鄉,找到前妻,裝逼擺譜,一雪前恥的故事。這段戲沒有眼淚,全是轟堂大笑,裏麵有段戲詞很有意思:前幾日我正在家中靜坐,誰知一開門就進來個婆娘,進屋就脫鞋,脫鞋就上炕,我問她幹啥,她說要和我搞對像。後邊記不住了,可以去聽一下,很好的戲。二人轉拉場戲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悶,節奏很明快,包袱多。

    戲終人散的時候,已經快半夜了,東北晝夜溫差很大,這時間已經很冷了。演員的戲服很單薄,下了台直接捂著大衣在那抖,就有堡裏家近的去拿了熱水過來給他們去寒。這種戲班也是本地農民,都是一家幾輩唱戲,農閑時就出來到各堡各村趕場子。

    隨著人流過橋再過河,這回不是一家四口了,那幾家也來了,一大群人扛著板凳,一邊大聲交談一邊往回走。今天的月亮很大,照得四野通明,手電筒都用不著就能看清人臉了。幾家的男人都是壯漢,背小的扶老的就輕鬆過了河。有人邊走邊哼唱剛才聽的戲,引來大家的哄笑,一路上熱熱鬧鬧的,沒覺得多久就到了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