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二章月日那年上學那些事(一)(2/2)

作者:寧溪南字數:4966更新時間:2020-12-05 14:45:15

    夏天的課間操是不跑步的,做了操就開會,講話,校長講了主任講,講任講完執周老師講,有時候還弄個學生代表講,學生們就在底下站著小聲說話,等都講完了再看,隊型都亂了。

    如果沒有會開,也沒有人想過講話的癮,那就是跳舞,學生們以班為單位從四列變成男女各一列,同排的小男孩小女孩四隻手拉在一起,跟著大喇叭裏的音樂跳簡單的舞蹈,記得那時候最常用的音樂是《金梭和銀梭》:太陽太陽,像一把金梭,月亮月亮,像一把銀梭,交給你,也交給了我,看誰能織出最美的生活,啦啦啦啦……,學生們男女生四手相牽,跳的像小兔子一樣滿操場蹦。

    學生在學校還要勞動。

    打掃教室擺桌子掃地拖地,這是每天都要做的事,剛開始還要給每一個同學擦桌子,後來流行桌布,就是一個白布做的四方罩子,每個學生回家讓家長做好,帶到學校蒙到桌子上,就不用再擦桌子了。

    其實學校這麽做的本意是保護課桌,那時候比較流行在課桌上刻畫,都是因為魯迅的那篇“早”的課文引起的,相信那個時代的學生忘了所有的課都不忘了這一節,聽了以後幾乎男女學生都會在桌子上刻一個早字。

    安靜文雅的也就刻這一個字就算完了,可是大多數學生,由其是男學生,一刻就上了癮,把桌麵上摳的密密麻麻的,最後也就是為了摳而摳,摳什麽自己都忘了。

    我有一個同學的桌子根本就沒有平的地方,在上麵寫字本子薄了都不行。

    摳桌子,摳文具盒,那時候文具盒都是鐵的,上麵有一層彩漆,就用小刀摳那層彩漆,摳成各樣的圖案和文字,最後變成一個沒漆的鐵盒子,上麵全是鏽,還有摳鉛筆的,把鉛筆表麵那層薄漆摳成各種圖案,這個算是藝術品了,一般人還真幹不了,是技術活。

    桌布產生以後,摳桌子的就少了,因為把桌布掀開摳的動作太大了,老師會看見。於是學生和桌布的戰爭就開始了,想盡辦法的折磨這塊布。

    而且都是幾歲的孩子,哪有成年人那麽細心,幾個月下來再看,一個班裏還能看出模樣的桌布能用單手數出來,由其是三年級以後,學生用鋼筆了,桌布上全是藍色的大塊小塊的墨水。

    除了這些班級裏的活,學生還要掃操場,每一個班劃一塊責任區,早上六點半七點,值日生就要到校,用大竹掃帚把自己班的責任區掃幹淨。

    那時候大樹特別多,我們學校邊上全是楊樹,那葉子落的一個多啊,現在想起來胳膊都疼。掃操場這活從夏到冬,一直到大雪把地麵完全蓋起來才做罷,而到了中學,下大雪了更累,要把雪清到操場邊上去。

    ps:感謝過眼雲男白藥,有話好好說,tiandidy,揚帆起航888,cansun,書友160109131646048,誌ㄨ少,書友161112005843341,飄渺的風02,就把她當做最深處的回憶,不會起名子,飛雪笑書,軍事曆史現代,將進酒我不停喝,撒裏路冷三世,山村俗子,夜深人靜時想起多年前,且安閑之,花自無心水自閑,不負卿,東寫-西讀等書友的支持,謝謝。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