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六十七章 80年代的廣告業(2/2)

作者:寧溪南字數:4594更新時間:2021-05-04 01:20:12

    馬強接過文件翻看了一下,抬頭問:“張總,這樣去找人來打廣告會不會違規?而且在春節聯歡晚會上打廣告部裏會允許嗎?大過年的,人家會來嗎?”

    張興明說:“咱們的商業廣告許可已經批下來了,做為全國的電視台商業廣告試點單位,咱們經營廣告不違規,而且,市場對廣告的需求遠遠大於現行的廣告發布政策,這點上你可以放心,你把前麵的事情辦好,後麵我來告訴你怎麽弄。”

    馬強點了點頭,拿著文件出去了。

    85年的時候,國內的廣告業可以說完全是一片空白,雖然從79年起,由上海電視台和廣州電視台率先發起了商業廣告實施辦法,人民日報也刊登了廣告,國家首部《商業廣告刊登發布管理條例》也已經施行,國廣告業協會也已經成立,但事實上不論是報紙還是電視台,廣告基本上都是以國外企業的為主,其中日本商品的廣告是最多的。

    因為當時國內還處於計劃經濟時代,所有商品的生產和流通全依賴於國家的計劃調控,根本就不存在商業廣告這一說法。

    私人經濟雖然從80年起步,到83、85年已經有了初步的發展,但是政策上的限製依然很多,大多是手工作坊式經營或者說是受當時的信息流通以及交通影響,有很強的地域性,還不具備進行商業廣告的能力和需求。

    或者直接說,那個時代的企業和經營者們,愛產能和貨運影響,還大多依賴於古老的口碑銷售,還沒有廣告意識。

    就算是雁舞和紗市日化這種上了央視廣告的企業,他的出發點也不是為了市場銷售,而更多的是把這當成了一種榮譽,一種政治業績來進行的。

    沒錯,當時的人把上電視報紙的廣告當成一種榮譽,都是你看我們這廠子多牛逼,都上電視了這種思維,廣告內容也基本上是宣傳企業而不是產品。

    那時候的老百姓對電視的忠誠度和信賴度是現代人絕對無法想像的,電視上播出的產品,無論是什麽,老百姓都會覺得,這東西肯定好,都上電視了,不好電視能播啊?

    例如小日本的禾大壯,卡西歐等品牌,配合著森林大帝和鐵臂阿童木的動畫片,可以說是風糜全國,用很短的時間就成為了高級貨的代名詞,占領了當時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讓小日本賺的喜笑顏開。

    後來的泰國正大集團也是通過廣告形式進入的中國,並馬上成為市場龍頭,中央電視台的正大綜藝節目,完全就是正大集團的市場萬能鑰匙。

    國內一直到90年,因為市場化經濟的逐漸成型,企業的廣告意識才開始覺醒,93年,國家工商局發布了《關於在部分城市開展廣告代理製以及廣告發布前審查試點工作的意見》,才宣布了國內廣告業的正式起步,隨之94年央視開始了史上第一次廣告招標,當年孔府宴酒中標,也不過區區三千一百萬元。

    90年之前,央視的廣告年收入隻有幾千萬,91年剛剛過億,當年全部創收合計起來不到三個億,完全靠財政撥款,這在今天來看完全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麽張興明5000萬就能買斷代理權的原因,沒有人會想到十年以後,從95年開始,央視僅廣告一項年收入就超過了十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