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代傳奇王安(3)(2/2)

作者:寧溪南字數:4374更新時間:2021-05-04 01:20:24

    他的這個夢想,源於1945年王安剛從國內公派到美國學習的時候,到Ibm的一次求職,因為他是黃種人被Ibm麵試官汙辱,他一怒之下開始學習物理,三年的時間拿到了哈佛的物理博士學位,開始了傳奇的一生。

    1986年,他個人資產二十億美元,成為全球華人首富,個人資產全美第五,7月份被美國評為最傑出的十二名移民之一,受到裏根總統的接見。

    1986年10月,鄧公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他。

    他進入了美國發明家名人堂,和愛迪生共處一室,他完全靠個人奮鬥登上美國富豪榜,與洛克菲勒齊名。

    但因為對個人pc業務的不看好以及對Ibm的仇恨,他選擇了一個人和整個計算機體係戰鬥,拒絕一切兼容,導致了他最終的失敗。

    而他失敗的最大原因是因為他堅信虎父無犬子,力排眾議上自己的兒子上位,結果眾判親離,這是中國式思維和美國式思維的碰撞。

    當時全世界的計算機界精英都幾乎握在王安手裏,後世許多名聲顯赫的人物,不過是王安公司的小人物,最具代表性的人就是思科公司的約翰錢伯斯,在王安電腦,他隻是一個地區負責人而已。

    1990年,王安病故,一代傳奇謝幕,1992年,王安公事破產。

    ……

    張興明說:“這個存儲器的容量不算大,隻有4個G,我手裏還有更大的,以後再給你。”

    柳教父點了點頭,突然睜大眼睛猛的站了起來,臉瞬間脹的通紅,聲音提高了數倍而產生了變音:“多,多少?”

    張興明抬頭看了看了他,笑著說:“4個G,G,你沒聽錯。”

    1986年,一台個人電腦的硬盤也隻有30m到50m,如果能達到G,不管是1G還是2G,那就是神器了,幾乎買不到,那價錢也不是老百姓能買得起的。一台286電腦30m硬盤,國內售價一般在一萬二左右,而且要用外匯卷,386要二萬多接近三萬,硬盤有50m,一水全是Ibm臥式機。

    一直到1990年,買電腦不用外匯卷了,但也不是老百姓能買得起的,再說買來幹啥?

    (這裏按沈陽三好街以及本溪市當時的價格,其他地區不了解,沒有資料)

    柳教父緊緊的把U盤握在手裏,因為用力骨節都變了色,他深深了做了幾個呼吸,很快平靜下來,慢慢的坐回沙發上,眼睛緊緊的盯著手裏的U盤,用沙啞的聲音說:“確定是4個G?還有更大的是多大?沒事,你說。”

    張興明看了看他,撓了撓頭,4個G的U盤在後世來說已經差不多算淘汰貨了,他也就沒在意,隻是這會才意識到,這麽小的一個東西達到4G存儲量,在這個時代是個什麽概念。

    沒辦法,自己作的死總要死的精彩些,硬著頭皮說:“16G,32G,500G硬盤,1t物理硬盤,我手裏,都有。”越說聲音越小。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