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84章 香港大建設(4)(2/2)

作者:寧溪南字數:4200更新時間:2021-05-04 01:20:37

    包氏,郭氏,李氏,霍氏,一個一個數下來,無一例外,這不是簡單的好人壞人就能分得清的,這是社會狀態和形勢決定的,你不起來,就有人踩你,你想起來踩人,就得拚。

    在近代曆史上,香港一直是做為海外飛地存在,各國政府不約而同的對香港保持著一種特殊態度,而國內各個時期的勢力人物,差不多都有在香港休養生息的經曆。

    對香港影響最大的,就是國明黨政府,而不是擁有實際控製權的英國。

    杜月笙,青幫大佬,門徒百萬,解放後就生活在香港,這是對香港整個社會結構影響最大的一個人物,近代史上曆數香港有名氣的幫派堂口,無一不是以青幫門徒自居,包括三合會,洪門,14K,新義安,和勝和以及眾多的小堂口。

    三合會的曆史可以推溯到前清,是反清複明的組織天地會的一個堂口,天地會敗退後占距了香港,形成大小上千個堂口。事實上洪門也好,青幫也罷,也可以說是三合會的傳承,隻不過在近代史上,青幫在與國明黨的合作中成了氣候,成為天地會正統,壓住了洪門以及其他堂口的氣勢,一家獨大。

    而到了海外,洪門的勢力在所有華人中是最大的,青幫拍馬也趕不上。甚至在美國一些地方,洪門一出,黑手黨都得避讓。海外那麽多的唐人街得以成為華人的家園,洪門功不可沒。

    在香港包括台灣的社團中,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就是竹聯,新義安,和勝和,14K,洪門和三合會要稍差一些,其他像和勝義,和勝堂,和安樂,和合圖之類的相對要弱小得多。咱們看看這些堂口幫派的創建者都是哪些人,就明白他們為什麽那麽猛了,全是國明黨在役軍官。要槍有槍,要人有人,要背景有背景,一般民間社團拿什麽和人家幹?

    這裏最出名的就是新義安,因為他是從無到有,硬生生砸出來的香港最大社團,創建人就是向華強的少將老爹,拉著國明黨一個團的兵馬進入香港,一年不到就把原來的地下世界砸個稀巴爛,成為頂層勢力。

    到了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又有一股勢力崛起,震驚港島,那就是大圈幫,大圈是香港人對內地人的一種非正式稱呼,有點貶低的味道,但大圈幫絕對沒有貶意,其成員大部分是我軍士兵,退役現役全有,要武器有武器,要戰術有戰術,敢打敢拚,把香港一路雜兵打的落花流水。

    而80年代初,越南幫和泰國幫也先後進入香港,由其是越南幫,和大圈幫的成份很相像,都是越戰戰場上下來的老兵,一樣敢拚敢打。

    而從六十年代起,香港的黑幫就成為了富豪手裏的工具,幾大家族都養著社團做為一股重要力量,讓整個形勢變得更加複雜起來。

    這就是張興明在香港將要麵對的局麵和敵人。

    而張興明一點也不為這些耽憂,他正站在深水灣道上興致勃勃的看著拆屋,別墅的重建開始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