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85章 (5)(2/2)

作者:寧溪南字數:4244更新時間:2021-05-04 01:20:37

    不過還是有了一點小意外,就是恒生銀行這邊保留了一些股份,最後三家合並以後算下來,恒生占了恒大發展的3.32,張興明也沒在意,算是保持一份情誼吧,以後合作的時候還多呢。

    三家銀行都已經停牌,整合以後將會使用嘉華的牌號重新上市,不過張興明這邊已經準備申報私有化了,這件事由柳教父的老爸去辦,張興明還是比較放心的,至於股市裏的那一點散股回收就是了,實在不行就注資稀釋,並不影響大局。

    李淳小組這邊對整個香港社會的相關資料也已經基本成形,80年代後期社團已經公司化了,各種收賬公司貸款公司遍地都是,由其是電影公司,在這個時間段幾乎全把持在社團手裏,最成功的就是新義安的向華強了,不但控製的明星最多,而且出了不少精品電影,名聲大躁。

    其實張興明這段時間一直在猶豫要不要進入娛樂業,香港的電影公司和唱片公司在這個時候正是鑽石時代,一堆明星在整個亞洲火的不要不要的,所有社團在這一塊大把的摟錢,那是相當爽啊。

    然而,沒等他做出最後的決定,京城那邊電話打過來了。

    1986年3月3日,王淦昌、王大珩、楊嘉墀、陳芳允等4位科學家向鄧公呈送了《關於跟蹤研究外國戰略高技術的建議書》。

    在這份報告中,他們針對世界高科技的迅速發展的緊迫現實,向中央提出了建議和設想:要全麵追蹤世界高技術的發展,製定中國高科技的發展計劃。

    這份報告呈送到鄧公的案頭,鄧公作了批示:建議十分重要,找些專家和有關負責同誌討論,提出意見,以憑決策,宜速決斷,不可拖延。”

    在原曆史上,根據鄧公的批示,中央有關部門立即邀請部分科學家進行座談討論。討論中,科學家們對高技術項目的選擇方向,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有關部門將討論會中的意見上報鄧公,鄧公再次作出明確的批示。結合科學家的討論,根據鄧公的批示,形成了《關於高新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的報告》。

    1986年11月,“綱要”麵世,開始選擇對中國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的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7個領域,確立了15個主題項目作為突破重點,以追蹤世界先進水平。

    這個綱要於1987年3月開始執行,為了紀念四位提出計劃的科學家,綱要被命名為“863計劃”。

    “863”計劃,可以說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持續時間最長,對新中國影響最大的一項工作計劃,為中國以後幾十年的科技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是一個偉大的計劃。

    “啥?讓我參與座談?爺爺,我是初中生啊,初中,你讓我去和一群科學家座談?談啥呀?談我曠課打架?”張興明目瞪口呆,站在窗前衝著電話裏喊著。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