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813章 梅花和牡丹(2/2)

作者:寧溪南字數:4066更新時間:2021-05-04 01:21:42

    幫外國企業坑自己人的錢,官員們絕對是認真的。

    第二天,上午又陪著何娟娟幾個逛了半天街,采購其實就是逛街,發現有價值的東西就記下來,然後去找廠家談。而且在意呆利這裏店麵大部分就是廠家。

    下午,張興明一行回酒店休息,李淳和唐心去那個私人診所看望大難不死的沙米。

    沙米已經清醒了過來,正躺在病床上喝牛奶。

    沙米很粗壯,但是麵貌上並不凶惡,也不是意呆利人典型的那種大鷹鉤鼻子,反而是讓人感覺很內涵的一個人,頭發向後梳著,發際線有點高,中間有一個向前的尖角。

    張興明並沒有進入沙米的房間,而是在隔壁房間觀看旁聽,這家私人診所的秘密病房裏竟然安裝有單向鏡麵和麥克風,也不知道是什麽目的。這種單向鏡片在六七十年代就已經在歐美被大麵積使用了,到不算什麽稀罕物,但是裝在病房裏就不得不叫人深思了。

    醫生姓劉,老家是江浙溫州的,83年移民來到意呆利。

    意呆利的江浙移民非常多,從80年到85年,那會兒江浙很窮,人均月收入不滿一百塊,許多蛇頭就跑到這邊來招生意,說意呆利一個月可以掙三千塊,吸引了大批江浙人偷渡到這邊來,其中以溫州人最多。

    他們從江浙到意呆利的費用是十五萬塊,對於一個月收入人均一百塊的地區來說,十五萬是什麽概念?來到這邊的人基本上就是刷盤子或者進服裝廠踩縫紉機,一個月有五十萬裏拉的工資,還有乞討或者街頭賣藝的,比如樂器或者畫畫,這樣的收入要高一點,有八十萬裏拉左右。

    五十萬裏拉相當於二千塊人民幣左右。

    這些人來意呆利的錢大部分是管蛇頭借的高利貸,他們在這邊頭幾年賺的錢除了保證最低的生活標準以外,基本上要還給蛇頭。

    像劉醫生這種有技術的生活就比較好,開個這種黑診所慢慢等證件的落實,雖然有一定的風險但掙的要多些,也沒有那麽苦累。意呆利雖然說醫療免費,但是這種小診所的生意仍然不錯。

    到2015年的時候,江浙人占領了羅馬和米蘭,城市裏的餐館和超市幾乎全是江浙人開的。在整個意呆利有六萬多家工廠,每年創造至少六十億歐的稅收,占整個意呆利國民產值的三成。國內大部分的奢侈品都是意呆利的這些江浙老鄉們生產的。

    “嗨兄弟,感覺怎麽樣?”那邊李淳進屋和沙米打招呼。

    “感謝上帝,感謝您。我現在很好。”沙米放下牛奶,用餐紙擦了擦嘴,努力的向李淳伸出右手。

    李淳伸手和他握了一下說:“不要這麽客氣,你現在需要休息。有什麽要我幫忙的嗎?我想,你可能要在這裏渡過一段時間了。”

    沙米看著李淳說:“我能冒昧的問一下,你們是什麽人嗎?”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