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三十四章 移民政策(2/3)

作者:肥皂快樂水字數:6630更新時間:2019-09-18 01:17:05

    李佑說道:“第二個辦法是鼓勵高句麗人自由移民,凡是自願移民者,遷移到唐朝其他地區,可以提前享受唐朝國民待遇,並且享受減免賦稅的優待。高句麗人一定會趨之若鶩的。

    大唐目前有2197個縣,每個縣每年負責接受20戶移民,如此少量的移民,不會造成當地官府的安置困難。

    20戶看似很少,可是這樣下來,全國每年就可以安置4萬戶以上,以每戶5人計算,至少可以分化20萬人以上。

    同時,鼓勵內地民眾向高句麗移民,凡是願意前往高句麗的人,朝廷給予其分配比在內地更多的土地,十年內享受賦稅減免的待遇。

    無論是高句麗人還是大唐國民,在移民的過程中,旅途的資費和車馬全部由官府提供,到達當地之後,朝廷給予適當的建房補貼。

    有了這樣的政策,一定會形成大量的自願的移民,按照數目對等的國民交流,這樣下來用不了20年,就會形成漢民與當地韓民比例相當的程度。

    在同意保留當地民眾語言的情況下,大力推行漢學教育。凡是願意學習漢學的高句麗原住民,朝廷對於群子女就學給於一定的補貼。同時當地的官員入職晉升等都要進行漢學考試,高句麗人一定會產生對漢學的濃厚興趣。”

    李績說道:“臣以為,高句麗人成為我大唐國民之後,凡是自願加入唐軍者,也要采取漢學考試,作為遴選標準之一。軍官的入職與晉升,也同樣要采取同樣的辦法。”

    李世民說道:“還要采取鼓勵通婚的政策,凡是高句麗原住民,如果與漢民族通婚,對於雙方的家庭也要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

    李靖也對高句麗人加入唐軍後,派往外地服役,以及高句麗籍的軍官在軍隊中服役的問題發表了意見。

    就這樣,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就形成了關於大唐對於拓土開疆後,對於新征服地區的管理政策。

    接著,李佑談起了路上遇見戰俘暴亂的事情,他建議,與其在這裏關押著這些戰俘,占用不少的部隊進行看管,每天還要造成糧食的大量消耗,不如現在就開始對其進行分流。

    目前,每天幾乎都有大量的百姓和逃亡的士兵,從高句麗的占領區進入唐軍的占領區,安置這些人,牽扯了李世民很大的精力,也給物資供應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既然現在已經製定出了相關的政策法規,李世民也認為可以開始進行分流了。

    最難管理的還是戰俘,目前在唐軍的控製區域內,一共建立了34個戰俘營,關押著大約11萬名高句麗戰俘。

    李世民問道:“李佑,你即將返回西北道,能不能帶走一部分戰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