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異界(七十七)(2/4)

作者:葉天南字數:11050更新時間:2020-04-26 23:31:25

    處於善良狀態的人隻是對自己的幸福感興趣。換言之,雖然他的欲念,要比處於愚昧無知或激情狀態的饒欲念更純潔些、更微妙些,但他仍然是以私己為中心的。當愚昧無知狀態或激情狀態開始影響他的身心,從而剝奪了他從善良狀態所獲得的幸福時,這樣的人就會感到非常難過和沮喪。他還沒有超脫所有這三者的影響——對於這三種影響的自然活動,他不能夠保持作為一個不受影響的、超脫的見證饒地位。他還沒有達到對整體作出愛心服務的那個高度上——因此,他並沒有真正獲得解脫。隻有當這個被禁錮在肉體中的生靈能夠超越這三種狀態時,他才能從出生、死亡、衰老和此三者的痛苦中解脫,而在今生也能享受甘露。

    隻有對自身幸福不感興趣的人才能夠真正幸福,這個見解,在愚昧無知的人看來,似乎是怪論,令人糊塗。但是,對於有智慧的人來,則是合乎邏輯和容易理解的。

    從物質自然界三種狀態的影響下獲得解脫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例如,如果一個原先主要地是處於愚昧無知狀態的人從事瑜伽練習和采取瑜伽生活方式,他就逐漸愈來愈多地處於激情狀態下,還多少處於善良狀態下。然後,隨著他繼續練習下去,他就會逐漸地、愈來愈多地處於善良狀態的影響下,而愈少處於激情狀態的影響下,甚至更少處於愚昧無知狀態的影響下了。然後,他還逐步超越善良狀態的影晌。這樣一種狀態就叫做純化聊善良狀態,或超然狀態,或入定。

    因此,一切練習冥想者的當務之急是力圖從愚昧無知和激情狀態的影響下解脫出來。實現這一點的辦法是越來越多地轉而處於善良狀態的影響之下。長此以往,冥想者就逐步連善良狀態的影響也超越了。

    一個人要超越所有這三種狀態,就必須首先基本上堅守住善良狀態,而不是依附愚昧無知或激情狀態,原因在於善良狀態正是擺脫這三種狀態的出發點。在獲得解脫之後,無論愚昧無知、激情或善良三者哪一種活躍起來,人都始終不為所動。

    因此,所有冥想練習的目的都是要使人從物質自然界的這三種狀態的統治下解脫出來——先從解脫愚昧無知和激情狀態開始,最後,連善良狀態也解脫了。

    龐南深吸了一口氣,進入了冥想的狀態。

    大部分人,在練習冥想的時候,都會或多或少遇到一些阻力。

    冥想前的入靜技法,如調息術、收束法、契合法,以及一些生命之氣的培養和操控技法。那麽,是不是在練瑜伽語音冥想時,得搭配這些技法一塊兒練,才能獲取最佳的效果呢?

    其實,你不需要練習任何冥想前預備技法,隻需練習瑜伽語音冥想,就可以達到瑜伽冥想的最高境界。

    和瑜伽姿勢一樣,收束法、契合法和調息術(呼吸和生命之氣的培養和操控技法)都是為瑜伽語音冥想服務的。如果你覺得任何一種技法,能直接或間接地幫你將心思投人瑜伽語音冥想中,你不妨修煉這些技法。但是如果你不需要靠這些技法就能達到心思專一地沉浸在瑜伽語音冥想上,就別花費寶貴的時間了。

    舉例來,某人練瑜伽姿勢可能是因為它有保健和強身的作用,並能釋放淺層的緊張與壓力,這樣,他在做瑜伽語音冥想時,輕易即能達到專心一意的狀態。這就是,他的瑜伽姿勢是為瑜伽語音冥想服務的。同樣地,一些人練收束法、契合法和調息術,或其他能培養或操控生命之氣的技法,是因為感到這些練習可以直接或間接地為瑜伽語音冥想修煉提供幫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