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35章 和平誠意(十五)(1/3)

作者:緋紅之月字數:10644更新時間:2020-02-29 08:16:38

    一棟很普通的樓,趙謙站在樓門口看著‘大宋學社政體研究委員會’的牌子,真沒辦法將這個名字與實際辦公地聯係起來。這裏可是向東羅馬帝國提供了羅馬選舉製度的單位,專門負責對這些國家根本進行研究。直到委員會的書記出現,趙謙才停止了胡思亂想。書記邀請趙謙進去,一行人直奔三樓會議室。

    會議室裏麵人不多,這麽一棟樓當中也塞不下幾百號人。趙謙直接問:“不知咱們委員會可否研究過文丞相所的行省製度。”

    與趙謙想的一樣,書記答道:“我們已經研究過建立省級單位。隻是研究方向和出發點與文丞相不一樣。”

    “區別何在?”趙謙非常有興趣。文祥提出行省製度,震動了大宋朝廷。蹦出來公開反對的人數量沒有想象的那麽多。反對理由也比較無力,大多是認為文祥破壞大宋傳統製度。現在朝廷裏麵極少數和文祥同時代的還想起在臨安總投降之前風雨飄搖的日子裏,文祥甚至提出恢複節度使製度的舊事。隻是大家知道文祥的地位,不敢把這種嚴厲指控的那麽明白。

    “把‘路’這個行政單位實權化是為了應對越來越專業的社會生產和管理。朝廷管理上百個州府是為了平衡權力,任何事情一旦搞平衡,必然犧牲的是效率。也就是官家才智無與倫比,才能管理到今地步。便是如此,官家依靠的還是各個部會。若是建省,就可以由省直接管理各州府,州府按照各省的情況管理縣。效率大大提高。電報的功效才能發揮到最大程度……”

    聽完了政體研究委員會的看法,趙謙又問道:“那文丞相的想法特點是什麽?”

    “文丞相所想的類似於封疆。讓各省的大臣經營地方,各個部會考核。這個與我們的想法不一樣,我前麵了,委員會並不準備削弱部會,部會繼續部會的事情。各省則是靠各省的官府管理部會管理起來非常沒效率的工作。”

    “原來如此。”趙謙覺得自己明白了兩邊的分別。想到這裏,趙謙試探著問道:“委員會已經將方案提交給官家了麽?”

    書記沒有立刻回答,他想了一陣,認真的道:“太子,若是按照文丞相的方案,將來會是由官家與各省主官商議國家大政方針。我們提出的方案裏麵,決定大政方針的還在朝廷。隻是朝廷有了方向之後會命各省主官進京與各部會一起商議。很多事情甚至不用各省主官參與,還是由朝廷各部與學社以及我們這些部門商議決定。”

    這話讓趙謙想了好一陣,他試探著問道:“難道不僅省要實權化,各省的學社也要實權化?”

    書記沒話,隻是點點頭。趙謙暗自籲了口氣,隻覺得自己來的太對了。老爹一直非常重視學社,隻是學社與各地方主官之間爆發過許多矛盾衝突。如果大宋製度真的出現全麵改動,學社必然要掌握實權。畢竟上百個州府的不好處置,二三十個省的主官可就好管理的多。

    離開委員會,趙謙決定自己還是別摻乎到此事中來。這件事牽扯極大,趙謙寧願做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而不是主動的參與者。老娘反複告誡過趙謙,他是太子沒錯,但太子首先是官家的臣子。曆代壞了事的太子無一例外都沒有弄明白自己的定位,那些廢了太子的皇帝也許有錯,但是太子本身也不是沒有重大責任。

    確定了自己的立場,趙謙繼續他的差事。老爹讓他多了解工業生產的目的已經非常明確,大宋現在的支柱之一就是工業。工業和農業垮了,大宋就完蛋了。工業部的高官尚且買到了劣等貨,那就明劣等貨在大宋的影響力已經比想象的要大得多。整個民間必然有大量這等貨物在各地流通。

    大宋工業生產規模極大,別弄明白各個工廠的現狀,光是弄明白工業部都管理了什麽已經是巨大的工作量。趙謙這一忙就停不下來,首先是重工業部門紛紛叫苦,用戶們的要求越來越高,各個工廠日子都不好過。輕工業部門更是如此,他們挨罵最多,委屈也最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