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2章 人生即如此(2/3)

作者:天空之承字數:9188更新時間:2020-02-18 11:20:45

    眾目睽睽之下,魏斯笑著抬起臂彎,楊教授移步而至,順勢挽住了他的手臂。樂曲聲起,宴會進入到了隊列式集體舞階段,這原本是一種古典式的交誼方式,自近代以來得到了不斷的改進和簡化,從而適應了簡單快捷的時代節拍,尤其受到中青年的歡迎。相較於雙人集體舞,隊列式集體舞既可以男女一一配對,也可以男多女少或是女多男少——男女數量不等帶來了一定的競爭性和趣味性。樂曲前奏階段,男士和女士們各排兩列,然後首尾相銜,反向轉圈。理論上,每一位男士都有跟對麵任意一位女士搭檔跳舞的機會,一如生活中存在各種偶遇、邂逅。在一個節的共舞後,如果臨時搭檔的男女舞伴對上了眼,就可以離開隊列在旁邊共舞,留在隊列裏的人繼續隨著隊伍輪動,跟下一位異性共舞,沒輪到舞伴的循著樂曲跳簡單重複的單人舞步。

    如果男女人數相同,那麽最快在三個節之後,所有人都能夠選定舞伴,離開隊列,共同跳完餘下的節;如果男女人數不同,則有可能出現一曲結束仍無人“認領”的狀況,落單者可以自動退出後麵的集體舞,也可以繼續在下一曲繼續爭取異性的青睞。無論男女數量是否均等,跳舞者既可以等待跟約定的舞伴相會,也可以跟對眼的臨時舞伴“落跑”,甚至“搶走”別人的舞伴。等到一段有十幾二十個節舞曲結束時,還未固定配對的男女,就如同社會上那些無可奈何的大齡單身旺,尋尋覓覓無所得……

    隊列式集體舞的第一支曲子,是由阿爾斯特第三皇家舞曲改編的《神聖婚禮》,曲子共有19個節,描繪了王子王妃相識相戀相守的橋段,旋律優美、曲調悠揚、節拍平穩,非常適合挑選舞伴、培養感情。列隊之時,魏斯沒有數隊列中的人頭,而是通過觀察沒來跳舞的男女,推斷這裏男士略多。隊列開始轉動,由於男女人數不均,且轉動速度不等,等到樂曲奏完序章、第一個節開始,所有人停住腳步,對位的是個濃妝豔抹的年輕女士,魏斯對這張麵孔有點兒印象,想必是受邀前來參加宴會的本地人士。盡管魏斯覺得跟她不熟,這位女士卻對他笑得格外燦爛,仿佛兩人相識已久,甚至還有些情愫似的。魏斯禮貌地笑了笑,一邊按部就班地與之共舞,一邊觀察楊教授的位置,她離得不遠,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很快就能“重逢”——下一個節的舞伴是誰,主要取決於有多少人配對成功,要是從隊首到他這裏一個都沒成,那麽他的舞伴便是女士隊列的後一位,而如果成了三五對,後麵的人就要依次填補他們的空缺,下一個舞伴則是女士隊列對應的後幾位……

    緣分真是一種很玄的東西。

    第一個節結束時,魏斯看到他的臨時搭檔帶著如花般笑容用力點頭,他當然是果斷搖頭,這便是有緣無分,和平分手。

    隊列輪動,魏斯看著楊教授越來越近,兩人相對而視,各自露出笑容,然而站定之時,兩人卻錯了一個位,隻能眼睜睜看著對方跟旁人共舞,好在一個節通常隻有半分多鍾,最長的也不過一分鍾,這種活生生的“煎熬”還是可以忍受的。在跟舞伴跳圈時,兩人擦肩而過,近距離的眼神交流,倒也是一種傳遞情感的趣味方式。

    這一次,魏斯的臨時搭檔是從阿爾斯特理工大學來的女學生,她樣貌平平,但感覺很會察言觀色,看到魏斯跟楊教授眉來眼去,這一節結束時,很識趣地搖搖頭,表示“不搭”。

    由於男女隊列反向轉動,魏斯和楊教授這一個身位的錯過,在第三節成了“遙遙相望”。第三節的臨時搭檔,魏斯既沒有印象,也沒有培養起印象,兩人寡淡無趣地跳完一個節,各自禮貌地行禮,默契地搖頭,各自尋找下一個“人生機緣”去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