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2章 開拓支線(2/3)

作者:天空之承字數:7824更新時間:2020-04-14 12:46:55

    去過多森機械集團的參賽隊伍駐地之後,魏斯邀尼古拉去喝茶。茶確實是好茶,喝茶的環境也是梅森最好的,隻不過喝茶之外,還有些公事在等著。第一樁,便是跟一位名叫杜姆的工程師會麵。這是個圓圓滾滾的中年人,看起來像是廚師而不是機械發明家,但他言之鑿鑿地告訴魏斯和尼古拉,他個人擁有22項專利技術,最新的一項也是他最為得意的一項,是比目前所有軸承生產技術都更先進的“惰性氣體環境成型法”,號稱能夠大幅度提升產品的質量。當然了,這項技術從設計到付諸實施,不僅需要完整的冶金製造體係,而且在最終的軸承製造的環節,需要配置高端的冶金再加工設備和惰性氣體生產設備,需要至少2000金克朗的高昂投資。他願意跟洛林人分享他的發明,但要求在生產合作中利用技術專利作為出資證據至少30%的股權,並在生產企業獲得技術總監或是技術委員會主席這樣的高管位置。

    這些條件,說合理也合理,說不合理也不合理。杜姆已經來洛林兜兜轉轉了半個多月,跟不少參賽者和觀賞者都有過接觸,洛林工業者聯盟內部也有兩三個工廠跟他進行了初步的接洽,這點魏斯從他的同伴那裏已經聽說了一些。他們表示,杜姆帶來的專利技術是貨真價實的,這點他們已經進行了理論驗證,問題在於這專利技術轉化為實際生產力需要投入的資金非常龐大。一旦按照現在的要求進行投入,不僅要出專利費,還得白白送給這位杜先生百分之二三十的股權,代價實際上就非常可觀了。至於他擔任技術總監或者高管職務,從根本上來說是有好處的,因為是他設計的生產專利,在生產研發的過程中如果有什麽問題或是需要改進的地方,他還能發揮很大的作用。

    除此之外,投資者還擔心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精密軸承的生產可不同於給馬車坐車軲轆,它需要大量生產設施和專業工人,一砸下去就是一大筆錢,如果軸承生產出來之後無法跟老牌工業產品相抗衡,投資失敗的風險非常高。在洛林乃至聯邦西部,軸承製造業的領頭羊是格魯曼集團,他們的軸承生產已有數十年積累,銷量占到了聯邦市場的1/3左右。以格魯曼集團為後盾,不管是質量競爭還是價格競爭,都有先天優勢,而洛林的工業者家底薄、積累淺,若是被拖入消耗戰,十之八九要被競爭對手擊垮。

    在跟這位杜姆先生會麵之前,魏斯已經想清楚這些。拒絕,意味著可能跟一個巨大的機會擦肩而過;接受,意味著一次很大的冒險。在此之前,他無論是作為洛林工業者聯盟的發起者還是作為洛林的州長官,都組織了一係列大手筆的投資項目,包括洛林的第一條民間投資的運河和運河工業區,空前規模的梅森大學城,還有官方和民間經濟體合作建設的新運河以及第二個運河工業區,這些都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成效,也為洛林的發展注入蓬勃動力,但這並不意味著見項目就上,上項目就能成功,同樣需要縝密的分析、權衡、測算。從穩重的立場出發,魏斯本來是傾向於放棄這個機會的,畢竟沒有軸承並不意味著工業體係不能運轉,而隻是增加了相應的成本,而有了軸承也並不意味著產品能夠馬上具有壓倒性的競爭力,但在麵談之後,他覺得杜姆是個不同尋常的發明家,沒準會是個潦倒落魄的特斯拉。於是,他請這位杜姆先生將他其餘的專利,包括那些已經出售掉的,逐一介紹給他和尼古拉聽。這雖然要花費很多時間,甚至影響到後麵的行程安排,但他覺得這是非常有必要也非常有意義的。至於尼古拉,這位總是以男裝示人的奇女子被他拖來當特別評委,已經在梅森耗了兩個月,也不在乎這幾個小時,便耐心地跟著他一起聆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