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給天地萬物的文章(2/4)

作者:我自非凡字數:16626更新時間:2019-05-26 18:26:13

    而這立體符篆球體之所以有著這樣的變化,其根本原因也無他,正是因為羅帆直接借助那氣息符文結構的方法,將這一篇文章在灰蒙蒙一片之間勾勒出來之後,直接融入了那球形立體符篆之中,直接用九十九層立體符篆層之間不同的順序來組合成一個個文字,將文章完全融入其中,借助那不同的順序來承載這一篇文章。

    因為他並非是依樣畫葫蘆,而是通過自己的體悟,悟得其中的奧妙之後再改換成為立體符篆所更適合的方法,這立體符篆層的結構,卻是不同於那氣息符文的結構。

    其中,每一層立體符篆層並非是組成一個個立體符篆虛空,而是形成了好似蛋殼一般的存在。

    一層立體符篆深入下去,是另一層立體符篆,另一層立體符篆深入下去,又是另一層,如此這般,循環往複,不斷的將九十九層立體符篆不斷的排下去,直到將那數億個文字完全用完。

    而每一個文字,所需要的立體符篆數量並不相同,有些需要九十幾個,有些需要六七十個,有些甚至隻需要二三十個,甚至三四五個就足夠了。

    因此,雖有數億個文字之多,但最終組成的立體符篆層數,卻也沒有超過百億這個數量。

    這遠遠看來,便像是百億層蛋殼,層層疊疊的排列開來,壓縮成為薄薄的,好似薄膜的一層,直接裹住了那則界一般。

    用這立體符篆層來承載這文章,並非是單純的承載羅帆也不至於這樣無聊。

    之所以用立體符篆來承載文章,或者說,將文章融入那立體符篆的排列之中,原因卻是因為羅帆在即將構築那立體符篆球體的瞬間,心中如同閃電一般劃過一個念頭,讓他瞬間明白了那氣息符文結構為何會那樣玄妙,為何會有那樣不可思議的妙用。

    那根本原因不是其他,甚至不是什麽特殊的結構。不是那其中的什麽符文,而就是那一篇講述聖人之道的文章。

    這一篇聖人之道的文章隱藏得那樣嚴實,它顯然不可能是為了給某些修士看或者聽的。

    這樣的一篇文章,若不是羅帆機緣巧合,使用其他修士所不可能使用的方法來進行分析,哪裏可能分析出來?又哪裏可能獲得?

    既然是如此,這樣一篇文章又不是為了寫給修士看得,不是為了寫給生靈看的,那這一篇文章又是為了什麽?難道是那聖人無聊,為了自娛自樂不成?

    從這裏光是憑借分析便可以分析出來了。這一篇文章。是為了寫給非修士非生靈的存在看的。

    換句話說,這樣一篇講述聖人之道的文章,就是為了寫給天地,寫給萬物。寫給時間。寫給空間。甚至寫給混沌狀態看的!

    哪怕是天地,萬物、時空、混沌都沒有意誌,當誰說沒有意誌。沒有靈識便不能看文章了?生靈對天地的改造,豈不便是將文章寫下讓天地閱讀,從而讓天地改變?而修士開辟洞府,開辟道場,難道不是將將自身的意誌當做文章來讓天地閱讀,從而讓天地改變?這些方法,雖說粗暴,但本質上與寫文章給天地、萬物、時空、混沌閱讀並沒有多少區別。

    因此,可以說,天地,萬物、時空、混沌之所以不會看文章,隻是寫文章的方法不對,隻是使用的手段不夠高明而已。

    像那氣息符文結構之中所蘊含的那一篇講述聖人之道的文章,很顯然便是一種足夠高明的手段,足夠玄妙的方法,能夠讓天地,讓萬物,讓時間,讓空間,甚至讓混沌來讀懂這一篇文章,從而讓這一篇文章的載體擁有種種這些所賦予的威能,從而變得不可思議,變得玄奇莫測。

    那氣息符文結構之所以那樣的玄奇,那樣的高深莫測,那樣的讓一般生靈無法理解,根本原因就是那一篇講述聖人之道的文章足夠的高深,足夠的莫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