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八章 進寶(下)(1/3)

作者:張維卿字數:9048更新時間:2019-06-30 12:29:14

    明清之時,科舉考試趨於臻化,就像讀書人瞧不起泥腿子一樣,科舉自身也有階級存在的。

    秀才瞧不起童生、舉人瞧不起秀才、進士瞧不起舉人、若是考中了個狀元郎,更是可以將鼻子都朝了去。甚至就連官場上,官員見麵也並非是直截了當的談公務,尤其是有那些不甚熟悉的官員在場的情況下,總要論資排輩的談一談“你是哪年中舉的”、“他是哪年殿試的”、“殿試的成績如何”、“名列第幾”,等等等等,不足而一。

    有同等經曆,才有共同語言,這亦是階級。這就好像是三個海軍碰麵,美國海軍炫耀他的航母戰鬥群是何等強大,英國海軍大談維多利亞時代的輝煌,另外一個要是個蒙古國海軍,難道還能聊聊烏蘭巴托大海戰和葉尼塞河的奇謀不成?

    葉翼雲冷哼了一聲,轉頭就走。他是崇禎十三年的進士,做過吏部主事,如今也不過三十七八的年紀,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對於自身的能力也有著一定程度的信心,眉宇間更有傲人之色。

    隻是這話聽來,倒好像是那個“舉人”是特意為了照顧陳鼎的情緒而添進來的。不過,以著陳鼎的脾氣,卻也並不在意。除此之外,他也知道,葉翼雲這個人,無非是心高氣傲了一些,倒也並非是什麽心腸歹毒之徒,否則他也不會能與其相交甚歡。

    轉過去,隨著鄭成功的表態,軍器工坊新一輪的擴建工作再度展開。拋開預留用以興建火藥製造和火銃製造的那片空地以外,又擴了一片區域出去,用以製造火炮。除此之外,鄭成功還在城外劃了一片地,專司作為火器的試驗場。

    然則,炮匠尚在金門,鳥銃工匠也需要安置家屬,再加上擴建的工作,這兩日暫且不涉及到生產工作。到了下值之後,陳凱帶著一個盒子回到總鎮府,麵見鄭成功。這時候,陳豹和洪旭二人也在此處,顯然是還在與鄭成功商討些什麽軍務上的事情。

    “學生前些時日讓人做了一件物事,特請國姓鑒賞一二。”

    得到了鄭成功的首肯,陳凱從廝手上接過了盒子,在鄭成功他們麵前打開。隻是這盒子一旦打開,眾人皆是臉色一變。

    “藤盔?”

    “正是。”

    陳凱點了點頭,繼而笑道:“近期以來,藤牌的產量顯著,但是一則腰刀產量不高,二則大軍也不需要那麽多的藤牌。換言之,就是產能過剩。而鐵匠方麵,打造武器的速度是加快了,但是鐵料尤嫌不足,自是原材料匱乏所導致的產能不足。學生思慮良久,覺得應該稍作調整,便有了這物事。”

    這半年以來,陳凱的嘴裏動不動就會出一些新鮮詞匯來,什麽考察、什麽產能不足、什麽產能過剩、什麽產品類型單一,不足而一。鄭成功和洪旭他們早已習慣,細思更覺其中言簡意賅,便默認與此,並且每次聽到更新鮮的詞匯來,亦是會仔細想想這到底是個什麽意思,倒也有幾分有趣。

    這一次,陳凱提出的問題,確實也是軍中需要麵對的。鄭成功麾下六鎮,不過三千餘人,再加上即將擴充到一千的南澳鎮,也不過是四千多人而已。按照兵種搭配的慣例來看,刀盾確實也用不了那麽多,正常情況還是長槍占據多數,畢竟還是要對抗清軍的優勢騎兵嘛。而現在,藤牌的產量過大,陳凱此舉擺明了就是進行產品轉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