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五章 定策(中)(1/2)

作者:張維卿字數:6476更新時間:2019-06-30 12:29:16

    臘月初,大軍訓練如火如荼的展開,陳凱在軍器工坊,也有了新一輪的製度調整,並且開始正式執行。

    首先,由於旬休製度的確立,以及鄭成功的普及,陳凱突然產生了一種對公休日固定化是否會引發加班雙薪的擔憂。在嗜血逐利的資本惡魔的驅使下,陳凱發現他對自身的心理定位已經越來越向著資本家的方向靠攏了。這不是一件好事,起碼他可沒有打算提前把社會主義運動給逼出來,那樣就太過超前了,容易脫離其對於工業化發展進程的實際掌控。

    當然,這還隻是個玩笑。但是,有個問題在於,每到旬休的日子,軍器工坊裏麵除了衛兵和雜役、庫丁以外,新廠區便空無一人了,沒了打鐵的聲音自然是好事,至少少了噪音,問題是一旦有軍中武器損壞送到,陳凱也不好讓工匠們回來加班,就隻能將損壞武器扔在庫房裏麵,等到旬休結束再行修理。

    這對軍中終是不便,所以陳凱決定製作排班表,調整每個工匠的旬休日期。明白了,就是每旬十日,把工匠們徹底分開,在確保每都有絕大多數人上班的情況下,保證每旬的休沐。就好像是後世的銷售行業,雙休日正是每周的銷售旺季,但平日裏的顧客再少也不能放過,所以幹脆改在一到五擇日休息,並且把人員分開,以確保銷售在每一日的順利進行,是一個原理的。

    這項製度改革對軍器工坊的眾人而言並沒有什麽影響,無非是調一下日子罷了。但是另外的兩項製度,就切切實實的加重了他們的勞動量。

    第一個問題,是度量衡統一。陳凱發現,軍器工坊中各個工匠所使用的度量衡,無論是量尺寸的尺子,還是稱重量的稱,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差距。這裏麵,由於師徒相傳的關係,師兄弟們和師傅的還好些,另外本地的出入也不大,但是如鄭成功這次帶回了幾個漳州、泉州的鐵匠,以及那些鳥銃工匠,他們使用的度量衡就存在著更加明顯的差異。

    陳凱按照一個看上去最為標準的作為依據,規定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重新對照,並且嚴禁私自從外麵代入這方麵的工具,以免造成尺寸和重量等方麵的差異,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這一點,需要的是訂立成為長期執行的製度,並且嚴格執行,而另一項改革的關鍵亦是如此。

    “每組工匠,皆有獨立編號,所有人員都將被記錄在案。從即日起,打造完成的武器、甲胄上均需標記注名製造人,武器損壞率亦將會被記錄在案。相關獎勵和處罰,亦會在此發布。諸君,軍器質量關乎將士們的生死,甚至會影響到戰爭的勝負,還望諸君盡心竭力。”

    軍器工坊的工匠們幹勁十足,是不假,這些工匠們也很滿足於他們更高尋常人一等的福利待遇,所以更會盡心竭力。然則就像是鄭成功所言的那般,人心貪欲永無止境,隨著軍器工坊的不斷擴大化,陳凱也需得製定更加規範的製度來進行約束和管理,光憑著人治,是遠遠不夠的。

    軍器工坊的正規化進程還在繼續,產能並沒有因此而下降,這是陳凱最為滿意的地方。如此,便明了從他接手以來,在產量大幅度提升的同時,武器質量也同樣沒有下降,並沒有出現為產量而犧牲質量的事情。

    大半個月後,已經臨近了年關,陳凱照常上值,可是這一他尚未下值,到了下午的時候總鎮府就傳了命令,是讓他過去參與軍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