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十章 追魂(三)(1/3)

作者:張維卿字數:9754更新時間:2019-06-30 12:29:18

    三月的潮州,春暖花開。一大早,福建巡撫衙門的幕僚劉一舟便出了驛館,直奔知府衙門去求見黃夢麟。

    事情,無非還是廣東巡撫衙門那邊的回複。隻可惜,一夜的功夫,回複也還是沒有到達。對此,劉一舟顯得有些焦急,卻又盡量表現得沒有那麽焦急。

    這份矛盾,無不看在黃夢麟的眼中。於他看來,大抵是福建大亂,軍糧儲備的問題實在不的緣故。若是真的如此,佟國鼐估計也不會隻派這麽一個幕僚出來,更不會隻是把希望寄托在廣東的“親戚”身上。如江西,如浙江,如南贛,這些地方大抵也會派人過去,尤其是江西和浙江,這兩個省的糧產量都不低。隻是如今兵荒馬亂的,各省的官員們願不願意看在八旗的份上拉上他佟國鼐這一把,就很難了。

    除此之外,在黃夢麟看來,這裏麵大抵也有劉一舟在佟國鼐麵前與其他幕僚爭寵的成分在。隻是對此他也懶得點明,僅僅是派了人陪劉一舟遊覽一番潮州風景,借此消磨時光,僅此而已。至於要不要在私下裏結一結善緣,倒也不急於一時。

    “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潮州一府,自東晉建製以來,向來是人文薈萃的所在,風景名勝比比皆是,素有內外八景之分。這其中,內八景俱在古城街巷之間,而外八景則多在韓江兩岸。劉一舟沒有拿到回複,也隻得跟著府衙的人去遊山玩水。

    劉一舟一行人的第一站,便是潮州最負盛名的湘子橋。這座橋位於廣濟門外,也叫廣濟橋,用向導的話,這橋是曾在潮州任職的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的侄子,八仙之一的韓湘子與其他八仙一起和廣濟和尚鬥法才崛起在韓江之上的。也正是因為兩家鬥法,所以廣濟橋是從韓江兩岸向韓江中央合攏,最後未能合攏成功,便隻能用舟船搭載吊橋來進行連接。

    這是比較神話的法,其實湘子橋則是始建於南宋乾道七年,最初是以八十六艘舟船架設浮橋而成,後來曆朝曆代累次增建,直到明嘉靖九年,曆時三百五十九年,終成就“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宏偉格局。

    “劉先生請看,這就是湘子橋。”

    廣濟橋前的廣濟門,本也是潮州城七門之中最為壯觀的一座,樓置於高大台基上,為三層重簷歇山頂,麵寬五間,穿鬥式梁架結構。城樓麵臨韓江,直對湘子橋,樓上舊有對聯:“萬峰當戶立,一水接來”,誠如“東樓觀潮”之景,可謂氣勢磅礴。不過比之這廣濟橋來,卻也是相形見絀。

    順著向導所指的方向,劉一舟在廣濟門的城門樓前望去,廣濟門外,一座由橋墩連接,每座橋墩上皆建有亭台樓閣的風雨橋便一路延伸,直到江心水流湍急的所在,才改用舟船搭建的浮橋。待過了此處,水流減緩,則又是一座座風雨橋徑直的連接到江對岸。

    廣濟橋集梁橋、浮橋、拱橋於一體,是中國古橋的孤例,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獨特風格與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並稱中國四大古橋。被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

    “劉先生請看,這兩處側亭,北曰攬秀,南曰涵清,前者取的是《離騷》中夕攬洲之宿莽一句,後者用的則是《和經仲春日即事》中的那句策杖郊原信步行,沙邊春水半涵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