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三章 築基(五)(1/2)

作者:張維卿字數:7748更新時間:2019-06-30 12:29:26

    話一出口,陳凱當即就愣在了當場。如許多的雞蛋和蘿卜就這麽明擺浮擱的放在火藥製造作坊裏麵,這個原因他不光是知道,而且還是他讓工匠們這麽做的。

    明時的黑火藥,成分比例於各種書籍中記述各有不同,但是這其中,戚繼光著述的《紀效新書》之中所描述的比例,其實已經和現代黑火藥沒有什麽差別了。鄭成功出征期間,陳凱閑著沒事就在看戚繼光的著作,其中能夠讓他看得觸目驚心的東西實在太多,若是隻拿戚繼光的書當做是一本講解鴛鴦陣的教材,那才叫暴殄物呢。

    火藥的比例問題,戚繼光替陳凱解決了。剩下的,想要進一步提升其實際威力,陳凱的思量便是兩點,其一是顆粒化,其二則是提高原料純度。但是這兩件事情,很不幸,以著明朝末年的科學技術水平,也根本不需要他親自出手了。

    顆粒化火藥在明朝存在,是有出土文物作為佐證的,隻是很多二把刀的明朝文官和武將們根本不懂而已。但這個問題在軍器局裏並不存在,至少鄭成功從泉州帶回來的火藥工匠似乎還沒有業餘到那個份上。

    至於提高原材料純度的事情,木炭、硫磺、硝石,明朝人都是有著相關的技術存在,哪怕看上去似乎很不靠譜,但是實際效果很好。甚至到了清末的時候,粵東提純過的火藥其威力竟然也能與同時期的西方黑火藥相比擬,以至於就連滿清朝廷都驚詫得不能自已。而那時候,所用的技術,依舊是明朝時使用的提純技術!

    陳凱的軍器局裏,硫磺都是來源於進口,所以提純無需進行。除此之外,木炭比較簡單,唯有硝石,既然已經實現了自產,提純工序就要跟上,而所用到的工藝,其中就有需要蘿卜和蛋清來進行過濾。

    記得那些工匠第一次對堆糞積出來的硝進行提純的時候,陳凱看著他們像煮湯一樣,往裏麵加入蘿卜和蛋清,然後不斷的篩出雜質,那股子汗就開始往外冒。其中的化學公式,雞蛋和蘿卜如何實現吸附和轉化雜質,這些陳凱覺得有必要去研究一下,隻是沒有空閑而已,但是得到的實際效果很好,原本的土硝經過提純後能夠呈白色晶體狀,也不得不讓陳凱感歎於中國勞動人們的智慧。

    當然,更重要的問題在於,陳凱總算是弄明白了今上午的時候,那兩個家夥為什麽那麽奇怪的眼神看著他的原因!

    “該死的,我是大胃王,我是大胃王,我是大胃王,重要的事情三遍。”

    南澳島的雞蛋和蘿卜價格上漲,究其原因還是在於陳凱的堆糞積硝技術開始實用化和量產化,但是產出的土硝是不能直接用在火藥製造上麵的,需要進行提純,而提純則需要大量的蘿卜和雞蛋。

    這些食材,在賬冊上記錄的分類是原材料,而且是單獨走火藥製造作坊的賬。這個事情,軍器局的人不甚清楚,那裏的賬冊上也沒有記載,再加上陳凱的潮州之行,反倒是讓他這個總負責人差點兒自導自演了一把黑色幽默的荒誕劇。

    “你們繼續工作,無需管我。”

    擦了擦汗,陳凱步入作坊的公事房中。這裏有一個賬房先生專門在此,陳凱審查了賬冊,這批食材確確實實的記錄在案,而且數量確實達到了能夠影響到南澳島物價的地步。

    丟了一回臉,不過問題倒是找到了,這卻是讓陳凱鬆了一口氣。隻可惜,這口氣剛剛鬆下來,豈料一回到總鎮府的那個院,就聽到廚娘在和她男人嘟囔著,是她在總鎮府的夥房那邊領取菜蔬的時候聽的糧食漲價的事情,甚至還一度為這場糧食漲價的風波不至於波及到他們這些吃公糧的下人而感到慶幸。

    “昨是雞蛋和蘿卜,今是糧食,這回應該不是我吃出來的了吧。”

    ………………

    軍器局的巡視在布達的第二正式宣告結束,城內的工坊和火藥鑄造作坊,城外的積硝廠、燒炭廠和武器試驗場都能夠按照他的規定正常運行,確實讓陳凱感到了欣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