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三十九章 惡化(下)(1/2)

作者:張維卿字數:7780更新時間:2019-06-30 12:29:47

    “末將反對!”

    消停了大半年,陳凱諫言,施琅反對的節奏再度上演於軍議之上。對此,鄭成功沒有開口,眾將亦是將注意力放在二人的身上,寄希望於從陳凱和施琅之間的辯論中得到對下一步如何行事的啟發和指引。

    陳凱剛剛站起來諫言,連理由都還沒出口,就遭到了施琅的狙擊。不過,陳凱的話中,其實也已經透露出了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從政治上考量,出兵援救廣州,打著勤王的旗號便可以彰顯忠義,於皇帝、於朝廷、於各方實力派、於民間的士紳百姓,都將會帶來極好的影響,在儒家思想大行其道的時代,有一個忠臣義士的名聲傍身,很多事情就會變得順遂許多,這便是所謂的得道多助。

    這些東西,根本不需要點明,所有人都能夠理解,因為他們就是生活在這樣的社會之中,從出生到現在皆是如此,反倒是陳凱還是需要從結果來逆推回去才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

    “廣州,南重鎮,商賈雲集之地,我軍援救廣州,確是無法將其收入囊中,但是以援軍身份出現,打通當地商賈脈絡,海貿上就可以獲得更大的提升。甚至不談這些,惠州府城緊鄰廣州府東部,我軍與廣州守軍關係微妙,但隻要占據東莞,西可援廣州,東可下惠州。廣州巨城,虜師必頓兵城下,時日久了,為王師所破,我軍便可名正言順的據潮惠兩府之地。屆時,北入江西,東攻閩南,氣象自會與今時今日截然不同。”

    商業和收複已經降清了的惠州府,是陳凱主打的基調。既可以收獲勤王討逆的好名聲,又可以奪取實際上的地盤,一舉兩得,當即便引起了一些在座之人的暗暗點頭。

    然而,施琅既然出言反對了,就絕不會那麽輕易的放棄。他原本出口時,還隻是一些較為朦朧的想法,待聽過了陳凱的辭,立刻便找到了攻擊的方向。

    “陳參軍未免把事情想得太過樂觀了,李成棟麾下的那些家夥都是什麽貨色,沒有人比本將更清楚了,指望他們能守住廣州城,還不如寄希望於韃子受不住廣州的酷熱而被迫退兵呢。”

    “據本帥所見,從當年的李成棟,到現在的這群家夥,無不是把廣東當做了他們的封地。咱們去救援,於他們看來隻會是一群過去搶地盤的,少不了要兵戎相見。那時候,他們在朝中有人,便可以誣陷國姓一個內訌的罪名,就算是陳參軍的那些海貿的利益和惠州府的地盤,怕是也都會成為泡影了吧。”

    施琅所言,並非沒有可能,奈何對於陳凱而言,援救廣州,並非僅僅是為了這些。從大局上來,這樣可以保住廣州,確保潮州占領區的安全,而陳凱則更是要阻止廣州大屠殺。但是問題在於,他根本不可能用尚未發生的事情來作為理由,這才是最難辦的。

    有道是為慮勝先慮敗,這是兵家正理。施琅將另一種可能闡述清楚,沒有跟陳凱任何時間,便立刻提出了廣州一旦被清軍攻克,反倒是會引發更大的崩潰,屆時就算是在東莞,鄭成功所部很可能也沒辦法獨善其身。與其如此,不如大軍盤踞潮州,向西可攻惠州府,向東則可以進一步的拓展閩南的占領區,不比冒險援救廣州更加穩妥?

    這番話過了,陳凱餘光掃過,眾將已是多有傾向此議者。隻不過,他並不打算就此放棄,並非是意氣之爭,而是廣州城中的那幾十萬百姓,總要再努力一次,哪怕得到的僅僅隻是一個未必能夠實現的希望。

    “施將軍言之鑿鑿,一口咬定王師守不住廣州。那麽,本官卻是奇怪了,以施將軍看來,韃子有多少兵馬,能夠在守城和左近援救的數萬王師的手裏拿下廣州城來?”

    清軍的兵力,這確實是個難題,施琅很清楚,這絕對是陳凱的一個陷阱,但是他卻還是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根據情報顯示,虜師自江西南下,以尚可喜為主帥,盡起平南、靖難王府精銳,外加上江西和南贛虜師,兵力當不下數萬之眾,甚至很可能在十萬左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