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八十四章 活著(1/2)

作者:張維卿字數:7744更新時間:2019-06-30 12:30:03

    會師,在明軍徹底擊破清軍艦隊之後,陳奇策以及隨後趕到的林察、周瑞、洪旭等人的艦隊,協力開始將河南島上尚未自行逃離的百姓一點點的運到船上,隨後揚帆遠去。

    珠江北岸的大船隻早已被陳凱一掃而空,清軍的旱鴨子們隻得望江興歎,眼睜睜的看著陳凱一點點的轉運著百姓,沒有任何辦法。但是更多清軍的心思卻早已飛到了新城的坊巷,那裏的城牆本就是為了保護珠江沿岸繁華的商業街區而興建的,現在即便是百姓基本上都跑光了,但是財貨卻應該還是留下了不少,至少要趕在藩兵抵達前先撈上一筆。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陳凱很快就把滯留在河南島上的百姓盡數送上了船。艦隊順流而下,沿岸還有不少清軍焚毀的艦船作為風景,壞了山水畫卷的畫風,但也別有一番滋味在其中。

    陳凱跟在最後一批離開河南島,乘的是洪旭的座艦,救了多少人,他根本沒有一個數字,甚至就連大致的概念也沒有。但是洪旭那邊,似乎對於庫銀已經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隻是他現在還沒有什麽時間和興致去理會這些罷了。

    “諸君,做得很好。敬奮勇犧牲的義勇袍澤!”

    “敬奮勇犧牲的義勇袍澤!”

    廣州義勇,一百零四人登上了船,能夠在此的連五分之一都不到。或許,還有些被收斂到了其他船上,亦或是自行離開了,但是數量也不會多到哪去。更多的人,永遠消失在了珠江之中,用鮮血和生命為其他百姓換取了生的希望。

    “接下來的日子,好好活下去,等到王師收複廣州,你們要記得提醒我,在廣州城南碼頭上修一座碑,為爾等以及那些戰死的袍澤們。”

    船上無酒,陳凱以水代之,但這些死裏逃生的廣州義勇們卻還是免不了失聲痛哭。安撫了一番,陳凱也將他們的待遇提升到了戰兵的水平,讓林德忠將這些人全部暫且編入軍器局的衛隊之中,待回到南澳再行分配。

    來,廣州義勇和陳凱當初帶過的另一支義勇——長林寺義勇可是截然不同。後者是萬家兄弟組建多年的地方抗稅抗清武裝,有民間武裝性質,而這支廣州義勇則全部是臨時編入的尋常百姓,組織性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更別是和真正意義上的正規軍相比了。

    但是,這支廣州義勇的表現不光是不遜於前者在盤陀嶺一戰中的表現,甚至就連很多正規軍也遠遠無法與之相比。雖,這更多的還是人被逼到了死角裏的抵死反擊,以及這些廣州兒女們的一腔血勇,幾乎是不可複製的,但卻依舊難能可貴。

    事實上,這樣的犧牲,在廣州城中,並不鮮見。從最開始毅然出城勸降的老將軍馮耀,到郭瑤、餘述之、崔應龍以及在慕德裏伏擊清軍殉國的總兵蘇文光,再到廣州四衛的那些衛所兵,犧牲從未少過。

    尤其是那些衛所兵,明朝中後期,衛所糜爛,不複為守土征伐之用。及至清軍入關,席卷下,各地衛所望風而降,當年如何為明廷出丁出糧的,現今就如何為清廷出丁出糧,甚至就算是陳凱眼前的這些廣州衛所軍官,那年李成棟突襲廣州,他們也是選擇了直接投降,改換了一個門庭。但是,也同樣是這些人,在尚可喜攻破廣州,他們卻無不選擇了以死殉國。

    李成棟和尚可喜,皆是以清軍身份破城,他們不可能預見到李成棟有一會反正。之所以會有如此巨大的差別,到底還是因為李成棟突襲廣州,毀滅了紹武朝廷,但卻並沒有屠戮本地百姓,也沒有損害衛所的利益,而當清軍二度攻破廣州之際,他們麵對的就是一支必然會以屠城作為報複的獸軍!

    “曆史上廣州城破,清軍斬首六千,其中大多是由隻有五千餘眾的廣州四衛承擔的,如杜永和、張月、李元泰、李建捷、吳文獻、殷誌榮等高官顯爵,卻無不是乘船遠遁,甚至就連修史者都曾發出過封疆之臣當日安在乎的感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