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零五章 文官守城法(一)(1/2)

作者:張維卿字數:6788更新時間:2019-06-30 12:30:10

    曾櫻、盧若騰、沈佺期,這些人都算得上是明末清初的文官裏能做事、願意做事且能夠堅守氣節,不肯剃發的少數異類。

    這位太子太保、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把話到了這個份上,陳凱也無計可施,隻得派了他與盧若騰一起組織民夫,而沈佺期則依舊是負責帶著城內尚未逃走的郎中和部分民夫照料傷患。

    城內的吏員、衙役、裏正以及永寧衛中左守禦千戶所的各級衛所軍官很多都逃之夭夭了,組織鏈條斷裂,這些事情都要由曾櫻和盧若騰二人去重新組建。但是第一步,卻是要張榜安民,讓城內的百姓知道,明軍並沒有放棄中左所。

    “鄭芝莞棄城逃亡,已被陳參軍誅殺,王師回城守禦,援軍不日即至!”

    中左所城就這麽大,把全島百姓都裝進來是不現實的。陳凱的告示裏得清楚,能夠出海的就乘船前往鼓浪嶼、金門以及金門島去避難;不能出海的就盡可能的往中左所城裏避難;若是實在不便前往,島上的山林也是可以選擇的去處,總好過被清軍屠殺。

    能夠找到的吏員和衙役們立刻被曾櫻和盧若騰動員了起來,比起他們,陳凱的名聲更加響亮,尤其是廈門島城外大營裏居住的那些廣州難民,更是對陳凱奉若神明一般。敲鑼打鼓,告示還在書寫,但是呐喊聲卻以著更快的速度傳遍大街巷,並且在援剿後鎮動員了所部騎兵之下,迅速的向著城外擴散開來。

    中左所城外安置廣州難民的大營裏,陳凱的告示傳到此處,當即便是扶老攜幼的奔著中左所城而去,竟無有一個例外。

    “隻有陳參軍才是真正想著咱們這些老百姓的,聽陳參軍的,入城協守,咱們從廣州到這中左所,不是為了給福建的韃子殺的!”

    廣州義勇在珠江上的那一戰極大的鼓舞了廣州百姓的民心士氣,不斷的有人站出來鼓噪著,這些廣州百姓們浩浩蕩蕩的湧入中左所城內。不過等到他們抵達時,城內的秩序已經基本恢複了,盧若騰親自過來,給他們安排暫時居住的所在,同時按照舊有的坊巷組織民夫協防,與城內的那些百姓倒也沒有什麽區別。

    這段時間,陳凱坐鎮守城的消息傳遍中左所的大街巷,很多百姓就此回家等候消息。秩序恢複,曾櫻和盧若騰便動員了吏員和衙役們,以坊巷為單位,裏正尚在的就以裏正為首,裏正不在的就用有威信,能服眾的人物,就此重建地方官、吏員、衙役、裏正鄉老直至普通百姓的組織鏈條。有了這些,城內的動員力就能提上去,憑著協守的民夫和堅固的城牆,雙方的兵力差距就會實現隱性的縮。

    曾櫻和盧若騰都是做過地方官的,尤其是前者,在福建剿滅過山賊、在湖廣鎮壓過農民起義、在山東抗擊過清軍,經驗不可謂不豐富。把這些事情下放給二人,陳凱就不再理會了,專心去做他負責的總攬全局事項。

    “傳令下去,守城將士,每人每一錢銀子加賞,虜師攻城,再加二兩,立有戰功者亦不吝厚賞。民夫搬運守具、物資,官府管飯,虜師退兵減免本年徭役,如有上城協守者,自有賞賜。”

    每兵月餉一兩五錢折色、一石本色,這是慣例。陳凱的賞格一出,等於這些清軍就算是不來攻打,士卒們也可以做到一賺到平日裏將近一個月的折色,著實讓人心驚。

    鄭芝龍、鄭彩、鄭成功前後數十載經營,中左所的庫房裏如今囤積黃金九十餘萬兩,珠寶數百鎰,米粟數十萬斛,這些東西在曆史上除了被鄭彩掠走的部分,其他的盡入張學聖、馬得功以及黃澍三人之手。後來清廷查辦此事,三人憑著這些財貨,大事化事化了,甚至馬得功更是官複原職,進而晉級提督,死後還追封了一個一等順勤侯的爵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