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章 山賊(上)(1/2)

作者:張維卿字數:6734更新時間:2019-06-30 12:30:24

    江西一稱,源於盛唐玄宗開元年間增設之江南西道。最初的江南西道,不僅包括明時的江西一省,更是包括了湖廣和南直隸的一部分。時至今日,已近千載,江南西道的範圍幾經變遷,至今為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包括江西巡撫轄區的全境以及南贛巡撫轄區的大部這兩塊行政區域。

    該省,位於湖廣以東,浙江、南直隸以西,廣東以北以及福建之西北。地處五省環抱,腹心之地的鄱陽湖北連長江,向西、向東、向南、向東南亦有匯入鄱陽湖之江河與周邊各省相連,交通便利,素來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如元末時的洪都之戰以及鄱陽湖大戰,就是發生在這裏,朱元璋和陳友諒在此決一死戰,獎品便是長江以南的霸主地位以及挑戰暴元、一統下的資格!

    但是到了明末的今,江西抗清運動除了金聲桓反正尚有一波較大的高潮,其他時間段的存在感都低得可憐。

    究其原因,清廷在弘光朝、隆武朝的第一波次攻勢期間,就已經將明軍主力都趕下海或者是趕進了大西南。江西處於清軍占領區腹地,外無法連接援兵,內更會遭到清軍優勢兵力圍剿,奈何卻始終難以形成足以掀翻清廷在這片土地統治的氣候來。

    自於安平橋埋伏施琅得手,陳凱本意是讓蔡巧帶著施琅的屍首和俘虜回去向鄭成功明情況。奈何蔡巧什麽也要在陳凱身邊,好寸步不離的保護,他也沒有繼續在這個問題上較真,幹脆去了趟安平鎮,勒索了鄭芝豹一艘海船,交給了幾個親兵便繼續啟程。

    乘船一路北上,由於福建明軍水師的強勢,清軍水師的“漁船”們是斷不敢輕易出海的。尤其是在廈門一戰之後,這種情況於清軍而言就更為惡化了起來。

    奈何,一路行船北上,確是順風順水,可是上了岸,陳凱自問前不久還曾讓清軍撞了回鐵板,到了一旦進入清軍控製區,他也不得不潛藏行跡,甚至把頭發都剃了,換上了長袍馬褂,盡可能的低調而行,唯恐在路上會引起當地清軍以及官府的注意。

    隻可惜,陳凱並不知道,上一次廈門大戰的事情,現在張學聖還在忙著重建右路鎮標和恢複撫標戰鬥力的工作,另外還要忙著向清廷解釋,花銀錢四處打點。而福建官場也多有張學聖可能會被清廷調離福建的傳聞,從上到下全都盯著是張巡撫能挺住了,還是朝廷派來的新巡撫人選,心思都在這上麵了,旁的地方分心就少許多了。

    於福州閩江出海口的閩安鎮登陸,陳凱一行低調的繞過了福州府城,至竹崎、閩清一帶登船,溯流而上,直奔著邵武府而去。

    邵武府位於閩北,東北至南向,分別與建寧府、延平府和汀州府相連,其境內之杉關便是當年鄭彩不戰而退,結果為隆武帝削爵的所在。出了杉關,便是江西的建昌府。陳凱之所以選擇自此處入贛,其原因還是在於,根據他較為模糊的記憶以及鄭成功的情報顯示,江西義軍的閻羅總四營頭最近似乎都是在邵武府的建寧縣、建泰縣與建昌府的廣昌、南豐二縣之間活動。

    閻羅總四營頭是曆史上江西抗清義軍中戰鬥力最強的部隊,這也是陳凱選擇的第一站。乘船逆流而上,雖然由於押送施琅的屍身以及那些俘虜回中左所,導致了蔡巧的部下下降到了還剩下不足二十人,但是這些人無不是刀口舔血殺出來的,船工們看得出來,這群家夥不是什麽好惹的,倒也規規矩矩,二者相安無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