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章 在江西(二)(1/2)

作者:張維卿字數:5990更新時間:2019-06-30 12:30:26

    自光澤縣北部的寧洪伯大營至江滸山,甚至是從在閩安鎮登陸以來,結寨自保的百姓見過太多。這在如今的中國大地上很是常見,有求活,有抗稅,有抗清,更有兼而有之的。

    林林總總,他們的身影大多是不會記述於史書之中,如陳凱譏諷馬得功時提過的四明山區、浙東地區,“大六百餘起,孤村、遠堡,亦建義旗;資糧扉履遙濟海中,莫之或吝”,但其中真正能夠記述於史書的,卻不過是大蘭山王翊王江、薛嶴馮京第、新昌俞國望等寥寥數部而已。更多的,有幸的能夠在縣誌、族譜中留下隻言片語,絕大多數的則直接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之中。

    行至江滸山,此地在三十幾年後,由於江機、楊一豹反清義軍曾在此駐紮,屯數萬,立木牆據險而守,待清軍鎮壓後便將貴溪縣丞移駐此地。不過此時,山間、上坡上倒是多有開墾出的田地,洪國玉帶路,陳凱一行很快就抵達了揭重熙安營的寨子。

    此處,充作寨牆的木料稀疏排列,算不得緊湊,也無甚章法,但還總算是有所屏障。寨子入口,男男女女,進進出出,多是扛著鋤頭、挑著擔子,有的是向寨子外麵的田地走去,而有的則是從那裏回來,唯獨有誌一同的便是這些男女老少,無不是束發右衽,更多有襴衫、網巾,一如此前在閩北見過的陶潛那般的儒生,隻是多了許多,作尋常人等似的。這時候,倒顯得陳凱一行這般剃了頭,換了長袍馬褂的無處不顯著別扭。

    江西總督的官衙,不過是一間大一些的房子,連院牆都沒有,乍看上去似乎和寨子裏那些簡陋的居所無有太大的區別。

    步入其間,上首坐著的那位仙鶴補子的從一品大員,看上去並非是陳凱預想中的那般白發蒼蒼,幹練、堅毅,神色中更不乏勇敢,於陳凱所見的文官裏已是極為難得的了。

    這位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督禦史江西總督揭重熙揭老大人,表字萬年,臨川揭家坊人士,崇禎十年進士,初入官場便在福建的福寧州任知州,為官清廉、體察民情、寬嚴有度,有“一清如水愛如春”之譽。清軍入關,揭重熙一路走來,皆因抗清一事。其人態度堅定,作戰時也敢與士卒並肩而戰,漸漸的得到了隆武、永曆兩位皇帝、朝廷上下以及江西各路明軍、義軍們的信任。

    對於陳凱的到來,揭重熙早已得到了消息,但是此番特別放下了公務在此等候,卻還是由於洪國玉將陳凱的名諱報了上來。此刻見陳凱入內,行禮如儀,揭重熙也沒有托大,站起身來便親手將陳凱扶起,隨即向在座的眾人高聲介紹道:“這位就是在廣州救民數十萬的陳凱陳知府!”

    “謔”的一聲,眾人當即便驚得站起身來,唯有洪國玉似乎還有些不明所以。陳凱的名字他們不是沒有聽過,但是印象不深,倒是揭重熙,前些有朝廷的使者輾轉趕來宣慰時提及過了這樁事情,還沒有來得及與洪國玉,陳凱的本尊卻率先抵達了江西。

    “不敢,隻是下官恰逢其時罷了。”

    “陳知府過謙了,不是恰逢其時那麽簡單吧,杜永和的彈章裏可是分明寫了閣下是處心積慮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