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二章 撕扯(1/2)

作者:張維卿字數:6510更新時間:2019-06-30 12:30:31

    隨著廣東西部漸漸為清軍所據,不光是在那裏的明軍不是被清軍所消滅,就是被擠到了犄角旮旯的位置苟延殘喘,潮州方麵的問題也越來越顯眼了起來。

    其實,早在陳凱啟程之初,惠州府東南部的碣石總兵蘇利和惠州府東北部的潮州總兵郝尚久就已經展開了對明軍潮州占領區的攻勢。

    蘇利是福建明軍的老對手了,也是潮海七大寇中碩果僅存的那一位,他如今占據著惠州府的海豐縣、碣石衛、勝捷所、甲子門所以及潮州府的惠來縣、靖海所等處,基本上是囊括了蓮花山脈西南部以南與海岸線夾角的那片區域。而郝尚久則依舊盤踞在惠州府的興寧、長樂二縣,地盤基本上沒有什麽變化,看上去在進取心上還不如蘇利這個土匪呢。

    在此之前,他們便與福建明軍多有衝突,尤其是在尚可喜最開始決定利用他們來消耗明軍有生力量以來,衝突的規模和次數就更是不斷提升。待到這一遭,申斥分別送抵碣石衛和興寧縣城,迫於壓力,新一輪的攻勢便再度爆發。

    一如早前的那般,蘇利進攻的矛頭集中在了普寧縣,這是在於潮陽縣握在陳斌的手中,而陳斌對於進攻明軍控製區與容忍他部清軍過境這兩件事情上,都顯得沒什麽興趣。從地理上,蘇利就隻能繼續向北,一次次的撞向明軍在潮州西南部的防線。而郝尚久那邊,也一樣是一如既往的直線向東,程鄉是下遊,同樣也是他這個潮州總兵進入潮州的必經之路。

    大戰少見,但是規模的衝突卻是從未有停息過。明軍需要保持在閩南的攻勢,那麽潮州就不可避免的采取守勢。杜輝、周全斌等將於普寧,張進於程鄉,無不是殫精竭慮的與清軍交鋒。倒是在潮州腹地,迫於內部的壓力,分地屯田的工作正式拉開序幕。哪怕,農時上已經不是那麽有利了,但起碼總要為明年的春耕做好準備才是。

    澄海縣的南洋寨,這裏曾是許龍家族的聚居地。隨著許龍家族迫於明軍壓力退出此地,鄭成功一度將部分許龍侵奪的百姓田土歸還原主,這使得明軍在此的號召力和影響力極其巨大。去歲,許龍在珠江為陳凱擊破,全軍覆沒,就連那個梟雄也被刺死於江水之中。得到消息,本地百姓歡呼雀躍,對於許龍家族借著清軍的勢頭重回此地的擔憂也徹底的煙消雲散了。

    感恩戴德,是必不可少的。隻是到了此時此刻,此間百姓卻無不是冷漠的看著眼前的一切,看著那些府裏、縣裏派下來的官員、吏員們組織那些廣州百姓在此規劃田土,開墾田地,看著這些潮州的土地正在被那些前來避難的廣州人開墾。

    冷漠,由外而內,由內而外。

    這,僅僅是冰川一角。在府城、在南洋寨、在鷗汀寨,在潮州南部很多有荒地的所在,漸漸的都開始有了本地官吏以及廣州百姓的身影。

    陳凱帶回的人口數量實在過於巨大,幾乎已經是如澄海、海陽這樣的一個縣的總人口了。將這拋開士卒和軍屬的數萬百姓,或者是數萬個包袱轉化成助力,如今已是刻不容緩的了。分地屯田一法,經過了鄭成功的確認後得以迅速實行,正是在於明軍的軍糧緊缺以及周邊形勢惡化所致。隻可惜,並非是所有人都有著這樣的大局觀和整體利益考量,或者,他們的利益與明軍的利益並不盡相同。

    分地屯田的命令下達,潮州府衙,知府葉翼雲的耳畔就從未少過反對的聲音。這些聲音,無不是來自於潮州本地的官員、吏員以及士紳、富戶,底層的百姓是沒辦法上達“官”聽的,但是派下去的官員們,尤其是那些福建過來的,與潮州人和廣州人之間都不存在著利益關係的官吏們,也同樣是將他們在民間所見的一切稟報於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